重庆公交变身“党史故事课堂”,25辆公交车成流动红色文化载体
重庆公交变身“党史故事课堂”,25辆公交车成流动红色文化载体
近日,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推出一项创新举措,将3条公交线路打造成流动的“党史故事课堂”。25辆公交车变身移动的红色文化载体,48名公交驾驶员化身红色故事讲解员,让乘客在日常出行中就能聆听党史故事,感受浓厚的红岩文化和革命历史氛围。
此次“红色故事进车厢”活动选取了210路、T198路和213路三条公交线路。这些线路途经多个红色文化景点和地标性建筑,如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驾驶员们经过专业培训,能够生动讲述中共一大、南昌起义等重要党史事件。
“乘客们上车后,可以通过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收听党史故事音频。同时,驾驶员也会在行驶过程中适时讲解相关历史知识。”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市民游客在日常出行中了解重庆丰富的历史文化,更以新颖的方式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乘客张女士表示:“这种方式很新颖,让党史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公交车上就能听到这么多历史故事,感觉每一站都充满了意义。”
近年来,重庆在保护管理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开创形式多样的载体和场域,让红色资源“动起来”、红色教育“灵起来”、红色基因“活起来”。通过充分做好“红色+”文章,越来越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红色文化品牌正在全国“叫响”。
在歌乐山渣滓洞入口旁的剧场内,60多名参观者通过“行进式”观影,“穿越”进了情景式体验剧《黎明之前》。这部体验剧以《红岩家书》为线索,将真人演艺与3D Mapping、全息投影等技术融合起来,通过视觉特效、实景再现、观演互动,串联起红岩英烈家书、事迹、诗作,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红岩英烈的柔情与大义。
据统计,2024年,该剧场共演出2100余场次,共计接待游客约21万人次。如今,保护提升后的重庆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及关联地带以及不少主题公园、红色村庄、老旧街巷,都融入了重庆独有的红色印记,潜移默化地传递出红色文化的气息。
重庆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持续至年底,未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更多线路和内容,让“红色故事课堂”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文化内涵,更为党史学习教育开辟了新的阵地,让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