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航天局加入行星防御大战:如何应对宇宙末日威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航天局加入行星防御大战:如何应对宇宙末日威胁?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45496443_121160026/?pvid=000115_3w_a
2.
http://www.kepu.net.cn/kpqykj/all/2024/wz/hotspot/202408/t20240823_239695.html
3.
https://military.china.com/news/13004177/20250208/47946401.html
4.
https://stimes.sciencenet.cn/info1.aspx?id=4496
5.
http://m.itbear.com.cn/html/2025-02/704611.html
6.
https://m.sohu.com/a/799767079_362225/?pvid=000115_3w_a
7.
http://m.itbear.com.cn/html/2025-01/665558.html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QHQAJE0512HORJ.html
9.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9/index.html
10.
https://jdse.bit.edu.cn/sktcxb/article/doi/10.15982/j.issn.2096-9287.2024.20230020

2025年,中国将实施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空任务——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这项任务不仅标志着中国在行星防御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更体现了人类应对宇宙威胁的决心和能力。

01

任务目标:2015 XF261

中国选择的目标是一颗名为2015 XF261的小行星,这颗直径约170米的“太空岩石”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1.3年,轨道与地球轨道有较高的交会概率。其半长轴约为1.1天文单位(约1.65亿公里),轨道偏心率为0.23,轨道倾角为7.8度。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动能撞击实验的理想目标。

02

“伴飞+撞击+伴飞”:中国创新方案

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将采用独特的“伴飞+撞击+伴飞”模式。任务中,探测器将首先对目标小行星进行伴飞观测,收集其形状、大小、质量分布等关键信息。随后,撞击器将以高速撞击小行星表面,而探测器将继续伴飞,全程观测撞击过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一次任务就能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的双重目标。不仅可以验证撞击技术的有效性,还能实时监测撞击效果,为未来实际防御任务提供宝贵数据。

03

技术原理与挑战

动能撞击防御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小行星防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撞击体直接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从而避免与地球相撞。然而,这一技术也面临诸多挑战:

  • 小行星的几何形状和自转会影响撞击效果
  • 不同材质结构的小行星可能吸收或分散撞击能量
  • 撞击可能产生大量碎片,形成新的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以石击石”和“末级击石”两种创新方案。前者是利用小行星附近的另一颗小行星进行撞击,后者则是将火箭末级与航天器组合撞击,以提高撞击效率。

04

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小行星防御领域,国际合作至关重要。美国已于2022年成功实施DART任务,通过撞击改变了小行星Dimorphos的轨道。欧空局计划实施的Hera任务将进一步详细勘察DART任务的撞击目标。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正在积极加入这一领域。中国国家航天局已向全球征集任务名称、规划和方案,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参与。同时,中国也向国际伙伴发出合作邀请,希望在联合研制、搭载发射、联合观测、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

05

未来展望

小行星防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加入,不仅体现了大国担当,更为人类共同应对宇宙威胁注入了新的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将有能力守护好地球这个共同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