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词里的“荦荦大端”:从山路崎岖到美德彰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词里的“荦荦大端”:从山路崎岖到美德彰显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508/c443712-40230975.html
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7/09/60598436_1132415838.s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6/22/503199_1130640743.shtml
4.
https://www.gushiwen.cn/wen_2032.aspx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2/14/503199_1133810508.shtml
6.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WT/2024-11-11/1305524896335942057.html
7.
http://www.75on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254
8.
https://m.gushiwen.cn/shiwens/default.aspx?tstr=%E5%90%8C%E6%83%85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这是毛泽东在《祭母文》中对母亲的深情追忆,也是“荦荦大端”这一成语在古诗词中的经典应用。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毛泽东母亲的高尚品德,更体现了“荦荦大端”在诗词中的深刻意蕴。

01

成语溯源:《史记》中的“荦荦大端”

“荦荦大端”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原文为:“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其中,“荦荦”形容清楚、分明的样子,“大端”则指主要的、重要的部分。这个成语强调在复杂事物中,那些显著、重要、需要优先关注的要点或项目。

02

“荦”字在古诗词中的多重意象

在古诗词中,“荦”字的运用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内涵:

  1. 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张耒在《广济道中 其一》中写道:“荦确山行穿翠微,石云秋露湿秋衣。”这里的“荦确”描绘了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山路崎岖不平,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周围是翠绿的微景,山石上的秋露打湿了衣裳。

  1. 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赵蕃在《呈陆严州四首 其三》中赞美道:“荦荦才名世所稀,青云得路未应迟。”这里的“荦荦”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世间少有,预示着此人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1. 形容事物显著、分明

苏籀在《万松亭有感》中写道:“荦荦马鞭贪快睹,森森僧席饫奇观。”这里的“荦荦”有分明、显著的意思,描述马鞭指引的方向清晰可见,而僧侣的席位上则充满了奇妙的景象。

03

毛泽东《祭母文》中的文化内涵

在毛泽东的《祭母文》中,“五德荦荦,乃其大端”一句,将“荦荦大端”用于描述母亲的主要美德。这里的“五德”指的是母亲身上的五种主要美德,而“荦荦大端”则强调这些美德是最为显著和重要的。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智慧的女性,她不仅养育了毛泽东兄弟姐妹七人,更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在《祭母文》中,毛泽东深情地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这些描述正是对“五德荦荦”的具体诠释。

04

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荦荦大端”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展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诗词的艺术魅力。它既可以形容自然景物的特征,也可以赞美人的品德才华,更可以概括事物的主要方面。这种多维度的表达,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炼与深邃。

同时,“荦荦大端”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本质、把握重点的智慧。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能够抓住“荦荦大端”,意味着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关键所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中,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荦荦大端”在古诗词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的深刻认知。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环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