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教你成语:荦荦大者
司马迁教你成语:荦荦大者
在汉武帝时期的长安城内,一位身着布衣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案几前,手中握着竹简,目光炯炯有神。他就是司马迁,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今天,他将为我们讲解一个出自他毕生巨著《史记》中的成语——“荦荦大者”。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是西汉时期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他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和天文历法。司马迁自幼聪颖好学,10岁时就能阅读古文经典如《尚书》《左传》等。
20岁时,司马迁开始了他的游历之旅。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探访名山大川,考察历史遗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经历为他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这场变故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完成父亲遗志的决心。在狱中,他忍辱负重,继续撰写《史记》。
“荦荦大者”的出处与含义
“荦荦大者”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原文是:“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是明显的、重大的现象。至于那些细微的变化,则难以一一列举。
“荦荦大者”形容事物显著重大或人卓越出众。它既可以用来描述规模宏大的事物,也可以赞美某人在特定领域的杰出才能。例如:
- 形容强大群体:“在这个团队中,人才荟萃,实力荦荦大者。”
- 描绘宏伟景象:“这座山荦荦大者,令人叹为观止。”
- 赞扬杰出个人:“他在音乐领域是个荦荦大者,无人能及。”
现代语境中的“荦荦大者”
在现代社会,“荦荦大者”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章和演讲中。例如,在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章中,作者写道:“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荦荦大者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使用这个成语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规范:
正确使用全半角字符:在中文横排文本中,通常很少使用全角欧文与数字字符,而标点符号的选取则和周围是中文还是欧文句子决定。中文环境通常使用全角标点,除非完整的英文句子内。
避免欧化汉语:虽然中文也在不断演变,但过度使用外来语句式会影响表达的自然度和可读性。
不写病句:确保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避免出现主语不统一、缺少中心词等问题。
总结
“荦荦大者”这个成语,承载着司马迁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卓越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赞美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成就荦荦大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