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增程与插混有何区别?谁更受青睐?
科普:增程与插混有何区别?谁更受青睐?
增程与插混是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它们在工作原理、性能表现和市场定位上各有特点。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技术的差异,并探讨为什么理想、华为等厂商选择增程技术。
市场表现
从2023年的市场数据来看,插电混动车型销售178万辆,同比增长69%,新增73万辆,市场份额为8%;增程式电动车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新增41.4万辆,市场份额为2.9%。插混车的天下目前是比亚迪一手遮天。增程方面的参与者主要是以理想、问界(华为)、长安深蓝、零跑为主。
增程式技术原理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增程器(发动机),给发电机发电,为电池、电动机和汽车上的其他设备提供电力,而不能直接驱动车辆。与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电动机与内燃发动机之间采用串联式结构。增程只有两种工作模式——EV和串联模式,要么电池直接驱动电机,要么发动机发电驱动电机。
增程式技术的优缺点
- 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燃烧效率,发动机的转速稳定,比燃油车省油。
- 没有续航焦虑
- 后轮驱动,无需变速器
- 比插混更耗油
- 动力表现受到电瓶电量影响
- 重量增加,或影响操控。
- 成本略微贵点
插混技术原理
混动车按照能否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分为插电混动车与普通的油电混动(不能带绿牌)。插电混动车按技术路线分为串联式、并联式、混联(串并联)式。
本质上,增程电动车就是插电混动车的串联版本。大部分插电混动车还是走的混联(串并联)式的技术路线,比如,比亚迪的DIM、吉利雷神混动系统、长城柠檬混动系统。插混车与增程车的本质区别在于,在电不够的时候,插混车可以直接启动发动机,像燃油车那样开,但是增程车却不能。混联式一般有两个电机,一个直接驱动车轮,还有一个电机具有双重角色:当需要极限性能的时候,充当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整车功率就是发动机、两个电机的功率之和;当电力不足的时候,就充当发电机,给电池充电。
插混技术的优缺点
- 两套动力系统
- 更省油、没有续航焦虑
- 带有插混专用变速箱,中后段再加速能力较好
- 混动模式下,发动机直驱时,发动机震动较明显
- 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相对高,维护费用较高
为什么理想、华为死磕增程式?
理想的成功出圈在于,为增程技术找到合理的场景,大尺寸SUV+150纯电续航+1000公里综合续航。你可以发现,理想汽车一般个头大,适合家庭旅游用的,或者公司团队外出用的商务车。理想不是不想做轿车,而是不合适,轿车按个大型的增程器,不伦不类的,太沉带不动,就算带动,那也非常费电耗油。
李想表示:下个版本的OTA升级,将解决增程式电动车低电量下的加速性能问题,低电量下的性能可以做到接近插混低电量下发动机并联的程度,原理就是和并联结构一样,把增程器的功率也有效的应用于驱动,而不仅仅是发电本身。如果这个技术能够实现,那么理想汽车的轿车就指日可待了。
再看华为,虽然华为是大公司,但客观的说,华为表面是跟风了,但人家跟对了。华为的优势在于研发多合一电驱动系统,而且在智能化驾驶、鸿蒙车载系统方面首屈一指。实际上所谓的插混变速箱在国内也并不算是个高科技产品,各个传统车企都推出了自己的插混变速箱。从原理上就是单档位或多档位的多片离合器和电控单元和电机的组合体。
华为没有能力研发插混技术吗?肯定是有的。那是因为插混研发成本太高?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几百亿,不会舍不得投入的。但是需要时间,时间不等人,新能源汽车格局竞争如此激烈,入局太晚了,很难站稳脚跟。
正如前文所言,增程式是串联式,技术路线比混联式要简单许多,入手快,不需要太多的技术积累,门槛比较低。而理想汽车的出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华为验证了市场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原因是,高阶智能驾驶只能走纯电和增程路线。 搞高阶自动驾驶必须在瞬息万变的车况场景中,将车辆反应时间控制在几十毫秒内,传统油车的内燃机受到温度、油品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发动机的加速和反应是存在延迟,因此,燃油车、插混车与智能驾驶的结合不是最优的选择,最优的选择是增程车、纯电车与智能驾驶的结合。插混车确实在智能驾驶方面是个短板,我们很少听到车企在插混上宣传智驾吧。比亚迪即使坐到了插混一哥的位置,依然在补智能驾驶方面的功课呢。
因此,华为不想走比亚迪的老路,华为确实看得更远,不是增程门槛低,更不是玩不起插混。华为自己的强项是算法,是智能驾驶,是AI芯片,这些家底只能在增程车上更好的发挥价值。这一点,可以从理想、华为在纯电车方面推陈出新得到印证。作为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已经问世,虽然成绩不佳,但至少体现了理想汽车步入纯电领域的决心了。华为近期推出的享界S9,瞄准了50万级豪华纯电市场,结合之前的北极狐,华为在纯电方面没有闲着。
为什么“落后的”而技术,却获得了青睐?
说增程技术落后的人,大部分是买插混的车主。有人说增程就是“阉割版或者减配版的插混”呢?因为增程相比插混欠缺了两种工作模式。增程的两种工作模式——EV和串联模式,要么电池直接驱动电机,要么发动机发电驱动电机。目前插混的市场虽然更大,但增程抢份额的势头更猛。技术这玩意,说到底还是看需求,合适的才是好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差不多的油耗,差不多的加速能力,差不多的使用习惯,增程平台拥有更多的舒适性配置,人性化配置,科技化配置,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呢?以理想L9为例,从实际用户体验来看,纯电续航180km,基本上一个月也不用加一次油,那么大的空间,适合一家三四口人外出旅行。
增程车市场盘子越来越大,增程式的春天来了?
客观上,增程车型的单车毛利较高,因此,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改弦易辙,采用了增程平台。除了理想与华为,采用增程版本的车型还有:长安启源A07、哪吒S2024款、长安深蓝SL03、零跑C11、东风亦π008。2023年10月小米官网放出一则招聘消息,它们竟也在招增程相关的技术人才。有意思的是,一方面,理想汽车老板李想放话要做并联式升级;另一方面,比亚迪的高端车型仰望也采用了增程平台,仰望U8将成为比亚迪旗下的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你学我,我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