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千鸦杀》换脸风波:AI技术应用与明星肖像权保护的边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千鸦杀》换脸风波:AI技术应用与明星肖像权保护的边界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4A03OF400
2.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79288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4%A6%E9%B2%A4/55930256
4.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culture/drama/g63301692/2025-chinese-ancient-costume-drama/
5.
http://www.legaldaily.com.cn/Village_ruled_by_law/content/2024-12/18/content_9103127.html
6.
https://www.bingguner.com/mingxing/154129.html
7.
http://www.nxzfw.gov.cn/zfxt/zfsp/202404/t20240423_862554.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6334
9.
https://docs.feishu.cn/v/wiki/Y2H8wA9g4iK12nkyDR4cDNFMnGf/ab
10.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722977241.html

近日,古装剧《三千鸦杀》因使用AI技术替换演员脸部引发热议。剧中原本由演员刘露饰演的角色被替换为另一位女演员的脸部,导致角色面部扭曲、表情生硬等问题,引发网友强烈吐槽。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AI换脸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困境,更引发了对明星肖像权保护的关注。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事件回顾:换脸风波始末

《三千鸦杀》是一部2020年播出的古装剧,讲述了覃川(郑业成饰)为复国踏上寻找上古神兽的旅程,与燕子(赵露思饰)等人展开了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该剧在播出后曾获得不错的口碑,但此次换脸风波却让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据网友反映,此次换脸主要涉及剧中的配角“青青”一角。原本由演员刘露饰演的青青,在剧中有着较多的戏份。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制作方决定将其脸部替换为另一位女演员。这一决定虽然初衷可能是为了提升观感或弥补其他不足,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

02

技术分析:AI换脸为何失败?

AI换脸技术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对大量人脸数据的训练,算法能精确识别并提取面部特征,完成自然的人脸替换。然而,在《三千鸦杀》中,这项技术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网友反馈来看,换脸后的角色存在以下问题:

  1. 面部扭曲:角色的脸部轮廓出现明显变形,尤其是在大角度或侧面镜头中更为明显。

  2. 表情生硬:演员的表情无法自然呈现,导致角色情绪传达不到位,严重影响剧情表现力。

  3. 眼神飘忽:角色的眼神缺乏神采,甚至出现眼神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让观众感到不适。

  4. 皮肤质感异常:换脸后的皮肤显得过于光滑,与周围演员的皮肤质感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十分突兀。

这些技术问题的出现,反映了AI换脸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深度学习算法在静态图像处理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动态视频中的表现仍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表情和快速动作时,算法往往难以准确捕捉细节,导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03

法律视角:肖像权保护的边界

此次事件不仅涉及技术应用,更引发了对明星肖像权保护的讨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三千鸦杀》的案例中,虽然制作方可能出于剧情需要或商业考虑进行换脸,但未经原演员同意擅自替换脸部,显然侵犯了演员的肖像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演员的个人权益,也可能对其公众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换脸后的效果不佳,进一步加剧了对演员的不公。原本演员通过努力和才华塑造的角色形象,被技术手段强行改变,导致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降低。这种情况下,演员的劳动成果和艺术价值也受到了侵害。

04

行业影响:AI换脸技术的未来之路

此次事件对影视行业使用AI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暴露了当前AI换脸技术的局限性,提醒业界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重视技术的成熟度和适用性。另一方面,它引发了对技术伦理和法律边界的深入思考,促使行业重新审视AI技术的应用原则。

对于影视制作方来说,使用AI换脸技术需要更加谨慎。在选择技术供应商时,应充分评估其技术水平和过往案例,确保技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制作方还应与演员充分沟通,尊重其肖像权和艺术创作意愿,避免未经同意的替换行为。

从长远来看,AI换脸技术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影视制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在此之前,行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05

成功案例:《流浪地球2》的技术突破

与《三千鸦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浪地球2》中AI换脸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了还原演员吴京和刘德华年轻时候的模样,剧组利用deepfake技术,让AI识别过往的影片素材,并不断训练模型。经过五百多万次迭代后,最终实现了演员面部年轻化,效果既真实又自然,很多观众如果没有事先知晓,在观影中根本发现不出ai参与的痕迹。

这一成功案例说明,AI换脸技术并非不可用,关键在于技术力的提升和合理使用。只有在技术成熟且得到各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06

结语

《三千鸦杀》换脸风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始终尊重个人权益,遵守法律边界。AI换脸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影视制作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保护、法律合规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只有通过科学监管和多方协作,才能确保其健康发展,最大化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