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苏富比&上海朵云轩:拍卖会上的历史文物故事
纽约苏富比&上海朵云轩:拍卖会上的历史文物故事
2024年3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来自商代的铜镶绿松石兽面纹牌吸引了全球藏家的目光。这件高16.5厘米的珍贵文物,估价高达6万至8万美元,其精美的工艺和神秘的纹饰令人叹为观止。而与此同时,在上海朵云轩拍卖会上,一幅张大千的《胸次新收一华山》镜心,以38 x 103 cm的尺幅,展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非凡技艺。
纽约苏富比和上海朵云轩,这两个拍卖巨头,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它们不仅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的璀璨明珠
纽约苏富比的亚洲艺术周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活动之一。2024年春拍,苏富比推出了多件令人瞩目的拍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重要私人收藏的玉器精品。
在这些拍品中,一件东周战国时期的青玉蒲纹璧尤为引人注目。这件直径12.6厘米的玉璧,不仅保存完好,更难得的是它带有清乾隆皇帝的御题诗。诗中写道:“幽壙弗曾伴土封如,脂犹是昔年容白珩。非宝斯为宝多穀多,因瑞在震。”乾隆己丑仲春月上浣御题。这件拍品的估价高达6万至8万美元,吸引了众多藏家的激烈竞拍。
此外,一批来自冼祖谦珍藏的鼻烟壶也备受关注。其中一件清十八/十九世纪的白玉刻袱系纹鼻烟壶,高5.7厘米,曾于2005年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出,并收录于许建勋的《An Addicted Dedication: Chinese Snuff bottles Christopher Sin’s Collection》一书中。另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白玉雕痕都斯坦式花卉纹鼻烟壶,高5.4厘米,曾于1997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估价为5,000-7,000美元。
上海朵云轩: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先驱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一。朵云轩以书画拍卖见长,其拍品来源可靠,质量上乘,深受藏家信赖。
在朵云轩的拍卖会上,一幅张大千的《胸次新收一华山》镜心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幅创作于1963年的横幅佳作,是张大千赠送给著名收藏家胡惠春的。画作采用大风堂自製仿宋罗纹纸,画面中的山体以色墨大笔涂抹、泼洒而成,通过水与墨交匯自然流淌呈现的纹理,表现山体的质感。画面上方,水墨未乾之际,立即以石青上色晕染,石青与墨色浑然一体,是画家将早期传统山水训练和后期泼彩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典範之作。这幅画作逾半世纪,均由胡氏家族庋藏,本季首度亮相,頗堪珍賞。
另一件值得关注的拍品是溥儒的《观音大士像》镜心。这幅创作于1953年的作品,以白描法描绘童子拜观音的场景,线条流暢,清勁秀逸,古意盎然。溥儒在题识中写道:“妙相金容何处寻,灵岩终古海潮音。善才面面皆能识,不异婴儿恋母心。郁生昌经属写为母夫人祝福。癸巳夏夜溥儒敬记。”这幅画作不仅是溥儒的精心之作,更寄托了他对郁昌经教授母亲的祝福。
拍卖背后的故事
每一件拍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比如,纽约苏富比拍卖的那件商代铜镶绿松石兽面纹牌,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在香港获得。而上海朵云轩拍卖的张大千作品,则是胡惠春家族收藏了半个多世纪后首次亮相拍场。
这些故事不仅增添了拍品的文化价值,也让拍卖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正如一位资深藏家所说:“拍卖会不仅是买卖艺术品的场所,更是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语
纽约苏富比和上海朵云轩的拍卖会,每年都会为我们带来无数惊喜。这些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无论是商代的铜器,还是清代的玉雕,亦或是近现代名家的书画,每一件拍品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真相,感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