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学者齐聚北京 研讨战后现代化进程与合作前景
中日学者齐聚北京 研讨战后现代化进程与合作前景
12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处、日本国际论坛共同策划的“战后日本现代化进程及中日合作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战后日本现代化进程及其对中日合作的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中国方案,走出了一条后发追赶型超大规模东方国家通过和平发展迈向现代化的新路。中日同处东亚板块,同为东方国家,两国现代化之路具有比较意义和借鉴价值。从现代化交流互鉴意义上看,中日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长张冠梓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与日本现代化是亚洲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探索,其成功既源于对自身道路的探索,也得益于对世界先进经验的相互学习与吸收。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大国及世界级经济体,在推进各自国家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肩负着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繁荣的责任。
日本国际论坛理事长渡边茧表示,日中两国之间的携手合作,对于维系国际及区域范围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地理相邻的日中两国,各自的繁荣景象彼此交织,不可分割。当前的日中关系还未达到理想的和谐状态,两国间尚存诸多待解议题。展望未来,双方共同打造“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需在各个领域及各个层级上加强沟通与协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指出,在推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中日进一步深化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与相互信任的基本思路,既要持续通过深化合作稳定改善两国关系,也要通过增加中日关系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还要不断发掘、盘活中日关系的良性资产。
在会议专题对话环节,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战后日本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日本现代化各领域成果及挑战”“日本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及经验镜鉴”等议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日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双方未来的合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日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自身发展,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中日两国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现代化进程和未来合作方面的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持续的对话与合作,中日两国必将在未来实现互利共赢,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