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石塘镇百年石屋:从防御工事到文化地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石塘镇百年石屋:从防御工事到文化地标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0
来源
1.
https://news.youth.cn/jsxw/202412/t20241204_15692243.htm
2.
https://news.cctv.com/2024/12/03/ARTIUAcYKtqswPx8IaDX6rx1241203.shtml?spm=C94212.P4YnMod9m2uD.ENPMkWvfnaiV.70
3.
https://www.sohu.com/a/789134100_121627717
4.
http://jmtv.cn/web/areanews/ep/20241017/1729178905774.shtml
5.
http://www.lalavision.com/article/2024/4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A9%E5%B2%AD%E5%B8%82
7.
http://www.jiangmen.gov.cn/home/sqdt/epzx/content/post_3190062.html
8.
https://www.yy.gov.cn/col/col1229131280/index.html
9.
https://www.haisenct.com/show/441.html
10.
http://zyb.taihufengjing.com/

在浙江温岭的海岸线上,有一座被誉为“中国的巴黎圣母院”的古镇——石塘镇。这里三面临海,背靠群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一片令人惊叹的石砌建筑群。走进石塘,仿佛穿越回数百年前三闽南渔民的生活场景,感受着那份坚韧与智慧。

01

石屋的诞生: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

石塘镇的石屋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大批福建惠安渔民为躲避战乱迁徙至此。面对频繁的台风侵袭和海盗威胁,他们选择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房屋。

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保护科的张淑凝介绍,石塘镇的石屋外墙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墙体厚度达到60厘米,这种设计在防御台风时具有明显优势。即使是17级超强台风“利奇马”,这些石屋也能岿然不动。

02

巧夺天工:石屋建造技艺的匠心独运

石屋的建造过程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石塘石屋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许金福回忆道,石屋的墙体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侧用打磨好的花岗岩条石错缝拼接,内侧则以碎石和黄土垒砌,接合处用泥灰嵌缝。砌墙所用的灰浆,是用大海中的牡蛎磨成粉,加上黄泥、麻筋等拌匀,以增强其黏合性。

屋顶的设计同样别具匠心。石屋的屋顶一般用青灰色瓦片铺就,并用石块压住瓦片,防止被台风掀翻。这些石块要压在瓦片交界处的中间位置,既要保持瓦片的稳定性,又要讲究整齐美观,这全凭师傅的经验和眼光。

03

文化传承:艺术大师眼中的“东方魅力”

石塘镇现存的单体石屋共有19000余间,这些独特的建筑风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多次来到石塘采风写生,并在《渔村十日》中这样形容石塘:“我来到了石塘,山崖突出海中,环抱了海,海又环抱了山崖,石头山、石头屋、石头村镇,石头城。”

同济大学教授林家阳也对石塘石屋赞不绝口:“石塘为什么有名?成为像吴冠中这批艺术家的写生基地,就是由于它的石头很精彩。他能够坐在那个地方一画就是半天,不是为一张画,为四张画,因为石塘的景色好,朝南画一张,朝东画一张,再朝北画一张,再转过来朝西画一张。当时确实是石塘的景色让他流连忘返,忘我。”

04

保护与开发: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近年来,石塘镇采取“生态修复+文旅开发”的模式,对石屋进行保护性开发。一方面,对老旧石屋进行修缮,保持其原有风貌;另一方面,将闲置石屋改造为民宿、博物馆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海利村(原五岙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曾经只有8位老人居住的空心村,通过改造闲置石屋发展民宿产业,如今已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每年旺季,这里的民宿常常一房难求。

石塘石屋不仅是建筑,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闽南移民的历史记忆,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如今又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勃勃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