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推荐:便秘治疗新方法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推荐:便秘治疗新方法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位23岁的花季少女通过一种名为“金陵术”的新型手术成功治愈了困扰她多年的顽固性便秘。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医学技术的进步,更为广大便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金陵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新选择
这位23岁的患者长期受便秘困扰,曾自行购买通便药物服用,但效果逐渐减弱,最终发展为顽固性便秘。昆医大附二院胃肠外科孙大力教授团队经过详细检查,诊断其为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性便秘)。
为了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并减少损伤,团队决定采用“金陵术”这种创新手术方式。该手术由南京军区医院首创,通过切除失去蠕动功能的大肠部分,并进行直肠升结肠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以改善排便功能。研究证实,这种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已成为最新诊疗指南推荐的混合型便秘首选术式。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推荐:生物反馈治疗与中医非药物治疗
除了手术治疗外,《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还推荐了生物反馈治疗和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新型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神经肌肉训练方法,通过在肛门内放置生物反馈治疗仪,利用物理疗法改善肠道肌肉张力,促进肠道蠕动。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功能性便秘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
中医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熏蒸等。这些方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和经络,改善肠道蠕动功能,从而缓解便秘症状。研究显示,这些治疗方法在改善便秘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便秘治疗的最新进展:从生活方式调整到新型疗法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便秘治疗领域还有以下新进展: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适量运动。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预防和治疗便秘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除了传统的泻药和通便药物外,一些新型药物如利那洛肽和普芦卡必利也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新型疗法:除了生物反馈治疗外,还有一些新型疗法如经皮电刺激、肠道菌群移植等正在研究中。这些方法通过调节肠道神经和微生物环境,有望为便秘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特殊场景下的便秘解决方案:以旅行为例
旅行时便秘是许多人都曾遇到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饮食改变:外出旅游时往往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减缓。
作息不规律:旅行中的不规律作息会打乱肠道工作节奏,影响消化和排泄过程。
精神压力:旅途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影响大脑与肠道之间的互动,导致便秘。
解决旅行时便秘的方法包括:
-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1.7升水。
- 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 尽量保持原有的排便习惯,不要忽视便意。
- 如果必要,可以适量饮用西梅汁或使用开塞露,但不宜长期依赖。
结语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对于顽固性便秘患者,新型手术如“金陵术”和生物反馈治疗等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预防和早期干预也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