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托妮·科莱特的巧克力情缘:一段跨越偏见的友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托妮·科莱特的巧克力情缘:一段跨越偏见的友谊

引用
豆瓣
9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movie/subject/3072124/
2.
https://www.sohu.com/a/828641740_12192458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9A%E7%B1%B3%E5%B0%BC%E5%85%8B%C2%B7%E5%BA%AB%E7%8F%80/6811763
4.
https://movie.douban.com/people/maxiaogui51/wish?rating=all&sort=title&start=45&type=al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7%B1%E7%89%B9%C2%B7%E6%BA%AB%E7%B5%B2%E8%95%BE
6.
https://www.dldyang.com/voddetail/126554.html
7.
https://m.tvmao.com/drama/ZSYsHS4=/episode
8.
https://frenchsidetravel.com/zh-CN/%E4%BD%9C%E8%80%85/%E5%85%8B%E9%87%8C%E6%96%AF%E6%B1%80/
9.
http://www.zzrbl.com/8/6078_389618.html

2009年,一部名为《巧克力情缘》(又名《玛丽和马克思》)的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由澳大利亚导演亚当·艾略特执导的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小女孩玛丽和美国纽约的中年男子马克思之间的笔友故事,展现了一段跨越偏见的友谊。

在影片中,玛丽从小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她喜欢看动画片《诺布利特》,喜欢吃甜炼乳和巧克力。1976年,8岁的玛丽心血来潮地给远在美国纽约的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一根樱桃巧克力棒。这根小小的巧克力棒,不仅开启了两人长达18年的笔友关系,也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情感纽带。

在影片中,巧克力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对于玛丽来说,巧克力是她童年快乐的象征,也是她与马克思之间友谊的见证。每当她感到孤独或沮丧时,她都会通过写信和送巧克力的方式,与马克思分享自己的心情。而马克思,这位患有自闭症的中年男子,也在收到巧克力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影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段特殊友谊的动人之处。玛丽和马克思虽然性格迥异,但他们都曾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和迷茫。通过书信往来,他们不仅分享了彼此的生活点滴,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治愈了对方的心灵。而巧克力,作为这段友谊的见证者,也成为了影片中最温暖的符号。

对于饰演成年玛丽的托妮·科莱特来说,《巧克力情缘》不仅是一部普通的动画电影,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位出生于1976年的澳大利亚演员,以其出色的配音表演,为玛丽这个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她用细腻的嗓音,诠释了一个从小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玛丽。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托妮·科莱特在现实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但可以想象,这位曾为《巧克力情缘》中玛丽配音的演员,或许也会在某个午后,静静地品尝一块巧克力,感受那份来自童年的甜蜜。正如她在影片中的精彩演绎,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巧克力”,它或许能治愈我们内心的孤独,也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