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工业倍增”行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崛起
通辽市“工业倍增”行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崛起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投产项目7个,已具备风电主机1300套、叶片1000套、塔筒1000套、机舱罩2000套产能。天恩液流电池生产线及储能集成项目也实现产品下线,为全自治区第一台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品。这些成就标志着通辽市正加速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工业倍增”行动:通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2025年,通辽市将围绕“工业倍增”行动,重点实施200个以上重点工业项目,计划完成工业固投410亿元,增速力争达到20%以上。这一行动的目标是再造一个“通辽工业”,通过抓投资稳增长、抓项目促升级、抓低碳促转型、抓改造促提升四大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通辽市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领域,通辽市已取得显著成绩。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吸引江苏中车、洛阳双瑞等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入驻。目前,基地已具备年产1300套风电主机、1000套叶片、1000套塔筒、2000套机舱罩的生产能力。
此外,通辽市还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天恩液流电池生产线及储能集成项目已实现产品下线,这是全自治区首台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品,标志着通辽市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通辽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政策涵盖原料供应保障、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电解铝延伸加工、加快再生铝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铝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通辽市作为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充分利用新能源优势,适度承接电解铝产业转移。政策要求新建电解铝项目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低于50%,并支持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未来展望: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通辽市正依托新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通过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通辽市正逐步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未来,通辽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通辽市的“工业倍增”行动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不仅将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