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子烹食大白鲨被查,直播吃播再引争议
提子烹食大白鲨被查,直播吃播再引争议
2024年7月,四川南充网红“提子”因发布烹食大白鲨视频引发全网关注。经调查确认,该鲨鱼为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噬人鲨(大白鲨)。目前,“提子”的账号所有视频已下架,其本人也将面临法律责任。此事件再次将另类“吃播”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了公众对直播吃播行业规范性的讨论。专家指出,“吃播”应具备一定艺术性和人文气息,主播需明确法律底线并严格审核内容创作合规性。
事件始末:从美食博主到被告席
2024年7月,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提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视频:画面中,她正在烹饪和食用一条体型庞大的鲨鱼。这条视频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质疑这条鲨鱼的真实身份。经鉴定,这确实是一条大白鲨,属于国际濒危野生动物,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随后,四川南充市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2025年1月,该局对“提子”处以12.5万元罚款。面对舆论压力,“提子”于2025年2月发布道歉视频,称自己被商家欺骗,不知道所购鲨鱼是保护动物。
法律边界:保护动物岂能随意食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这些动物及其制品,将面临法律制裁。具体而言,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尽管“提子”声称自己被欺骗,但作为公众人物,她在食用和制作涉及野生动物的菜品前,理应进行严格核实。其行为不仅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生态警钟:保护动物关乎地球未来
大白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据海洋生物学家统计,全球仅存约3000条成年大白鲨,人类活动已对其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入附录II,严格限制交易。
澳大利亚近期的研究也显示,由于气候变暖,鲨鱼的活动范围正在扩大。专家警告,如果不能有效保护这些顶级捕食者,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风险。而像“提子”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加速这一进程。
行业反思:直播内容亟待规范
这起事件再次暴露了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问题。一些主播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不惜触碰法律红线,挑战道德底线。这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建议,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对涉及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的直播采取零容忍态度。同时,主播自身也应提高法律意识,明确内容创作的边界,确保所发布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社会影响: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一方面,公众对网红为博眼球而不惜违法的行为表示愤慨;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和法律意识的深入思考。
专家指出,这起事件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美食和探索世界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遵守法律。对于网红和公众人物而言,更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
最新进展:提子疑似复出引发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法律制裁和社会舆论压力,“提子”似乎并未完全退出公众视野。有消息称,她已成立优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以“小号”形式重新开始直播活动。其发布的探店吃播视频已获得数十万点赞。
这一举动引发了新的争议。有观点认为,作为犯错者,提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更长期的后果;也有观点指出,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到了错误并采取了补救措施。
结语: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考量
“提子”烹食大白鲨事件,表面上是一起简单的美食直播事件,实则牵涉到法律、道德、生态保护等多个层面。它不仅考验着个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这起事件应当成为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如何在追求美食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坚守法律和道德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