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的病害防治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林蛙的病害防治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a8266088-b11d-11ef-99b0-04d9f5394155/
中国林蛙是一种珍贵的特种养殖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在养殖过程中,林蛙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本文详细介绍了林蛙养殖中常见的六种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包括红腿病、气泡病、肠炎、烂皮病、皮下充气病等,以及养殖密度对疾病的影响。这些信息对于从事林蛙养殖或对特种养殖感兴趣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红腿病
又称败血症,病原为嗜水单细胞菌。病蛙精神不振,腹部膨胀,口和肛门出现血黏液,初期后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后肢。
防治方法:
- 蝌蚪及变态期,水池定期换水,水质清洁,按水体浓度的0.5×10-6加入漂白粉(1立方米水体加入0.5克漂白粉)全池消毒。
- 若成蛙圈没有水池,病蛙用3%盐水浸泡20分钟;或集中病蛙,用庆大霉素淋浴,每天1次,连续3天。
- 严重者可用100×10-6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处,并每公斤饵料加入2克磺胺哦啶,连喂3天。
2. 气泡病
多发于蝌蚪期,由于水温过高,饲养密度过大,水质过肥,导致水中溶氧过量饱和形成气泡,蝌蚪误食气泡所引发。病蛙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 根据气候及时采取措施,前期水温控制在8-18℃,后期23℃以下,及时换水,水质洁净,防止水生生物过多,喂饲煮熟饵料。
- 根据气温定时定量饲喂,不剩料,以防水质污染。
- 发现病情,应换水并停食2天后喂少许煮熟发酵玉米面糊,池中每立方米水体可加10克食盐,用盐后下次换水前不可连用,以免钠中毒。
3. 肠炎
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和链球菌,因投喂不洁净、杂菌超标饵料引起,特别是投喂野蝇蛆或粪蛆,导致批量死亡。病蛙采食量下降,反应迟钝,垂头弓背,体质消瘦。蝌蚪发病后漂浮于水面,肛门充血,整体活动异常。
防治方法:
-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洁净,不喂发霉变质饵料。
- 每公斤饵料中加拌磺胺类药物3克或氟哌酸1克。
- 水体用1×10-6漂白粉消毒。
4. 烂皮病
多因外伤、细菌感染,导致皮肤发炎溃烂,全人工养殖多为圈舍修造不合理所致,蛙夜间或雨天向高坡运动,遇阻碍物不回拐,顺一个方向运动或往障碍物上攀爬,若障碍物修造不当,破坏林蛙皮肤保护膜,造成细菌感染;密度过大、饵料不足,互相咬伤,也可诱发烂皮病。
防治方法:
- 饵料中加拌维生素A。
- 病蛙饵料中每公斤加拌1克土霉素,连喂3天。
- 圈内100×10-6高锰酸钾溶液或0.5×10-6漂白粉溶液全圈微喷消毒,连续3天。
5. 皮下充气病
多发在冬眠期和春季繁殖期,由水质污染造成皮肤和呼吸功能失调所致。林蛙入水后用皮肤呼吸,水中林蛙所需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均需通过皮肤,成蛙圈内不应存水,及时喷雾调控空气湿度,如有存水就必须保证水质新鲜。
6. 饲养密度
全人工养殖林蛙密度过稀提高成本、浪费资源,密度过大会诱发多种疾病。
- 蝌蚪期每平方米孵化池(水深30-50厘米)放3-5团卵,不超过3000粒卵;
- 变态期每平方米不超过1000只,若孵化和变态用一个池,放卵时每平方米2-3团为宜。
- 幼蛙每平方米约200只,成蛙每平方米约80只,圈内设有排污和喷雾设施。
- 越冬池的不冻层必须1米以上,冬季池水面必须与冻层下面接触,如水位下降需及时灌水补充,每平方米可放约300只,若不冻层超过2米深,每平方米可放约400只。
热门推荐
日常工作中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吗?你对蓝光的认知可能有误
实验室通风柜测试与检查,如何使用通风柜
一人餐厅:独行者的美食天地
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
河南开封地图位置(通过地图,了解河南省开封市的历史变迁)
被告提前提交答辩状及证据
养猪场猪病与疫情频发的深度解析与应对策略
中国医院最缺人的岗位,挤满想逃的年轻人
素人综艺,渐行渐远的真实味道
成为职业规划师的五大技能及培训方法
在线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轻松转户看这里
老年人拔牙前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再次提醒:这6种药一旦吃上,千万别随便停
为什么建议没事可以多在手机银行转转账?背后有哪些好处呢?
黄巾起义时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什么意思?
平安扣佩戴全指南:洗澡能戴吗?这些禁忌需谨记
SQL Server内存配置详解
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分析
龙头企业的特征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怎么见拘留的人
内分泌失调如何通过运动调节?医生给出专业建议
抛光砖 VS 釉面砖:主要区别是什么?
金钱树养护指南:施肥技巧与管理方法
粗盐提纯的步骤,粗盐和细盐的区别
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牛肉(瘦)升糖指数GI与营养成分表
软考高级职称全解析,助你轻松晋升!
什么是绝症?一文读懂其定义、症状与治疗
金边瑞香:光照下的绿色宝藏
让创新与产业互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