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昌奉:14岁参军,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被主席爱称为"红小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昌奉:14岁参军,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被主席爱称为"红小鬼"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AAR62Q805567RFY.html

1986年12月23日,一位71岁的老人病情十分严重,失去了基本意识,无法动弹,但他嘴巴里却一直嘟囔着:"毛主席的生日就快到了,我要去给主席过生日……"
说完这句话后没多久,这位老人就与世长辞。而他去世后三天,刚好就是毛主席的生日。

究竟是怎样的情感,让这位老人在弥留之际都挂念着毛主席的生日,他究竟和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一切,都还要从红军长征路过江西说起。

14岁一定要参军的"小鬼"

1929年,红军长征到了最艰难的时候,走到了江西。路过宁都的时候,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儿一直跟在队伍后面,要求参军,可是他实在是太瘦小了,并不够参军资格。加之长征路途艰苦,红军队伍就拒绝了男孩的请求。

但是男孩一直跟在队伍最后,任凭众人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最后大家看他如此坚决,只好收下他。因为只有14岁,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鬼"。这个14岁的"小鬼",就是陈昌奉。

由于年龄太小,枪都扛不了,行军打仗轮不到他,加上他因为家中贫困,一直没有上过学,也无法干技术性工作。因此,加入队伍后,他成为军部司号员,专门负责吹号。不过,陈昌奉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勤快细心,因此,1930年3月底,陈昌奉被调到前委,成为毛委员的勤务员。毛委员,正是毛泽东。

陈昌奉开始了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他专门负责毛主席的日常生活部分,比如投递信件传达命令,由于他年纪小,所以一直被毛泽东叫作"红小鬼"。

听说他家里因为很穷不认得字,所以只要有空,毛泽东就教陈昌奉认字学习文化知识,并且十分有耐心。他的名字"陈昌奉"的写法,就是毛主席手把手教的。

在毛泽东身边的时候,陈昌奉年纪很小,加上忙完手头的活之后,难免有点年轻人的懒惰习性,加上身体还在长本身就嗜睡,有的时候一不注意他就睡着了。

毛泽东则完全不是这样,他总是很忙,每当这个时候陈昌奉就总是在毛主席身边偷空打盹,有时候毛泽东见到陈昌奉只管睡觉,就会把他叫醒,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红小鬼啊,你算来跟我时间也不短了,有几年了,难道你还不明白工作的重要性吗?以后如果你到了地方上工作,第一要务就是先把地方上的工作搞好,这样你才能去安心地吃饭休息,记住无论你今后到了哪里,不管现在或者是将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是做好工作你能明白吗?"

话说完之后毛泽东接着工作,不过陈昌奉听完毛主席的教诲,一般都会强忍着先坚持一会儿,但是总也坚持不了很久。每当这个时候毛泽东就会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跟他说:"可以了,你赶紧去睡觉吧,你看你的两张眼皮都相互打仗了!"

陈昌奉听到毛泽东说这话,心里就翻江倒海得厉害,眼泪也流了下来。他并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因为毛委员的话对于他这个小鬼来说就像父母一样,事实上,毛泽东也一直把陈昌奉这个小鬼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来教育。

尽职尽责地"勤务员"和关心战士的"毛委员"

作为一线的战争指挥员,遇到紧急情况毛泽东整夜不休息是常态。有一次他整整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了,作为警卫员的陈昌奉看着十分心疼,于是在部队休整的时候,他卸了一块老百姓家里的门板,给自己敬爱的毛委员搭了一张简易舒适的小小担架床。

但是毛泽东忙完工作看到这张小床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十分严厉地批评了陈昌奉:"我的红小鬼哟,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们前方的战士还在浴血奋斗呢,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安安稳稳地躺在担架床上让人抬着睡着呢!并且,你这个床还是卸了老百姓的门板!你现在要解决的事情首要的不是床而是书桌,你现在应该立刻、马上帮我搭建一张能够工作的书桌呀,我现在必须要指挥战斗才行!"

受了批评的陈昌奉特别委屈,看着他的表情,毛泽东又变得温和起来,用手拍着这个小鬼的肩膀说:"小鬼你要变通一点呀,你先把老乡的门板还回去,随便先找块木板架起来,我能办公就可以了呀!"

1935年4月30号,红一方面军开进云南,驻扎在一个名叫丹桂村的村庄。当时部队安排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住在当地大地主杨家郎的家里,他们在这里办公住宿,并且在这里根据战略形势制定了强渡金沙江的战术决策。

这位杨家郎之前也当过兵,在北伐军里甚至担任过营长职位,后来退伍返乡,在家里修建起了二层小楼,陈昌奉作为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和勤务兵,也跟着住进了这里。陈昌奉少时家贫,没有住过这样好的二层小楼,一进这栋房子就被屋子里富丽堂皇的装饰震惊了,心里一阵默默惊叹。

晚上的时候,这个小鬼被一阵"滴滴嗒嗒"的声音吸引了,他循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一座精美的八音钟。他拿起这座钟左看右看,实在是喜欢。他心想:这座钟不仅好看,还可以提醒毛委员按时休息了呢!虽然当时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过陈昌奉想着自己是为毛泽东考虑,并且自己是毛泽东的警卫员,也就把这座八音钟装了起来。

等红军离开的时候,杨家郎发现自己家里的八音钟被红军干部顺走了,敢怒不敢言,而陈昌奉就带着这座八音钟参加了渡江战役。后来在一次行军当中,这座八音钟"滴滴滴"地响了起来,被毛泽东听见了,就问陈昌奉:"这座钟是哪里来的?"

毛泽东得知这座八音钟是陈昌奉从借宿的地主家中顺出来的时候,他震怒了。毛泽东要求陈昌奉马上回去,把这座八音钟还给杨家郎。这个时候红军已经过江,离丹桂村有120里地了,并且路上还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和军阀的封锁,回去极为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才决定不让陈昌奉回去还八音钟了,而是就地将八音钟交给当地的一位老乡代为保管,并开出条子,请当地的老乡有空托商人或者马帮带回去,还给杨家郎一家。

在之后的长征之路上,陈昌奉在过夹金山的时候突发疟疾,身体非常虚弱,在跟随红军翻越六盘山的时候,他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来,毛泽东看见陈昌奉的样子十分紧张,于是问他是否能够呼吸,并让他坚持住,不要在这个地方休息。

陈昌奉实在难以忍受,完全没有了力气,迷迷糊糊中,嘴里不断喊着:"我实在是冷呀。"于是毛泽东将自己的皮大衣脱了下来,盖在了陈昌奉的身上,而且还亲手喂他喝开水。

在毛泽东的细心照顾下,陈昌奉最终恢复了健康,毛泽东欣慰地笑了,对他说:"这样才是好样的,才是红军的好战士、我的红小鬼嘛!"语气就像一个溺爱的父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

"小鬼"成长成"干部"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1930年开始,一直到1936年春天,陈昌奉整整给毛泽东当了6年的警卫员,从15岁到21岁,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陈昌奉幸运的与毛主席朝夕相处,并且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教诲。

1936年的春天,毛泽东建议陈昌奉去红军大学学习,并对他说:"小鬼啊,你应该懂的,我们的根据地一天天地扩大起来了,各种工作都需要干部,需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干部。你跟我也五六年了,没有得到更好的机会学习,现在应该到学校去有系统的学习一下了,学习好了以后再出来为我们党更好的工作,我也很高兴,你说对吗?"陈昌奉只能含泪答应了。

红军大学的学习结束之后,陈昌奉被借调到了陕北保卫局做指导员,抗战结束后大批干部被选调前往各地前线,而陈昌奉作为储备干部之一奉组织命令前往山东。

陈昌奉知道这一走,此生恐怕就很难再和毛主席见面,于是临走之前他来到毛泽东这里辞行。看着毛泽东,他流着泪说:"恐怕这辈子也很难见到主席了!"毛泽东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送给了陈昌奉,并且在背后题词道:"要努力工作,忠于人民,祝你胜利!"

"当了大官的小鬼"

带着毛泽东这个父亲的祝福,陈昌奉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革命道路,解放战争时期,陈昌奉先后担任山东省公安局治安科副科长、济南市公安局六分局局长等职务。建国之后,他更是担任了山东昌潍军分区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1958年8月,毛泽东从河南乘车北上山东视察工作,到达山东之后,他对身边的地方官员说:"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小陈,你叫他来!"毛主席的这番话让身边的地方干部傻了眼,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一个"小陈"在山东工作。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毛主席口中的这个"小陈"原来是大家眼里工作十分尽心的昌潍军分区副司令员陈昌奉。

二人相见的时候,陈昌奉十分激动,还是像当年那个红小鬼一样,一溜烟跑到了毛主席跟前。看到陈昌奉如今的变化,毛泽东笑着对他说:"小鬼,这么多年不见,你如今官儿当的不小嘛!我们的小鬼,当了大官了!"陈昌奉被毛泽东调侃得满脸通红,站在一边,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到陈昌奉如今的变化,毛泽东十分高兴,鼓励他说:"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样有精神,我听说你工作干得非常不错,不过要谨记我们的光荣传统,可不能在你身上就丢掉了呀!"

陈昌奉一直谨记老领导毛泽东的教诲,勤俭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1976年的9月9日,当毛泽东去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陈昌奉悲痛不已,痛哭不止,并叫家人在自己家中设置了一个毛主席的灵堂,带领着全家人叩拜祭奠毛主席。

光阴荏苒,又过去了10年。1986年12月23日,红小鬼陈昌奉病势沉重,医治无效,也驾鹤西去了。临终时,他嘴里呢喃的还是,几天之后,要去为他的毛委员、毛主席过生日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