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师生音乐会:古今琴音碰撞
黄梅师生音乐会:古今琴音碰撞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它自古以来便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2025年3月1日,一场由艺术学博士、古琴演奏家黄梅带领其学生共同演绎的古琴专场音乐会将在琴台音乐厅举行,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盛宴。
黄梅,这位在古琴领域享有盛誉的演奏家,将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学养,带领观众领略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她始于川派,而后承袭于虞山吴派,深得琴学真传。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琴专业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俞秦琴、俞伯荪等古琴大师,随吴文光教授研习古琴演奏与琴曲打谱,得其倾心传授。在传统古琴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双重培养下,其演奏风格、特点不拘一格,兼容川派、虞山吴派的风格与特点,音色圆润、清新、雅致。音乐注重感染力与表现力,演奏技术娴熟、富有激情。听众评论:能够给人以“冥想”的音乐。
此次音乐会的演出阵容强大,除了黄梅之外,还有多位优秀的青年古琴演奏家同台献艺。他们分别是:
李孟洁:柒·生古琴艺术团成员,中国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幼年习琴,由川派大师俞伯荪先生领入门,并跟随其女古琴家俞秦琴女士深造。现于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古琴演奏硕士研究生,师从古琴家黄梅副教授。
杨茜:柒·生古琴艺术团成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古琴演奏家杨青、赵家珍教授及黄梅副教授,并受吴文光先生亲授指导,曾获多项演出活动“最佳展演者”称号。
孙昊鹏:柒·生古琴艺术团成员,中国琴会理事,河北省古琴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习琴,师从黄梅副教授,并受到吴文光教授的指导,曾获国际民族器乐大赛金奖等众多奖项。
叶子禾:柒·生古琴艺术团成员,中国琴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硕士在读。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陈雷激老师,在多项国内赛事中获奖。
此外,音乐会还特邀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器乐表演学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音乐治疗专业)的阮演奏家胡涛,将带来经典的古琴与中阮合奏曲目。
音乐会的曲目安排精心设计,既有传统经典,又有创新之作。开场曲《梅花三弄》以悠扬的旋律描绘梅花的高洁品格;《猿鹤双清》则以清越的琴音展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神人畅》和《古风操》体现了古琴音乐的古朴韵味;《潇湘水云》和《流水》展现了古琴音乐的意境深远;《忆故人》则以深情的琴音诉说离别与思念。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还将带来《传统小曲三首》,这些小曲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内涵。
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并喜爱古琴,古琴音乐会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古琴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登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些都表明,古琴艺术正在以新的方式融入当代社会。
在创新方面,新一代的古琴演奏家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演奏技法,还在音乐创作和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例如,在大湾区古琴艺术周上,就特别增设了新作品音乐会,作曲家们将现代音乐元素与古琴的古朴雅韵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琴曲。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也为古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正如黄梅及其学生们所展现的那样,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3月1日晚,让我们一起走进琴台音乐厅,感受这场穿越千年的音乐盛宴,聆听古琴艺术在当代的全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