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灰娃:一位用诗歌治愈人生的传奇诗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灰娃:一位用诗歌治愈人生的传奇诗人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B0%E5%A8%83/887880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3A07SG30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B0%E5%A8%83%E8%AF%97%E5%85%A8%E7%BC%96/64450606
4.
https://www.sohu.com/a/782053128_121262913
5.
https://www.sohu.com/a/818556823_121124788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13454
7.
http://www.takungpao.com/231106/2025/0125/1054349.html
8.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8/8455801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43620
10.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43470
11.
https://www.rtd-denver.com/zh/community/news/rad-things-to-do-january-2025

2025年1月12日清晨6点57分,一位98岁的诗人永远地放下了手中的笔。她就是灰娃,一位从延安走来的传奇女诗人,一位用诗歌治愈人生的文学斗士。

灰娃原名理召,1927年出生于陕西临潼。12岁时,她被姐姐和表姐送往延安,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在那里,她接受了系统的文艺教育,接触到了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伏笔。

1946年,灰娃随第二野战军转战晋、冀、鲁、豫等地,亲历了中国革命的烽火岁月。1955年,她考入北京大学俄文系,期间还选修了中文系和西文系的部分课程。1961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编译社工作,从事文字翻译。

然而,灰娃的诗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直到72岁那年,她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这个年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退休养老的阶段,但对灰娃而言,这却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灰娃的诗歌创作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曾说:“我不会以行数计算诗,自己写过的少量文字,再读时每次都不忍看下去,甚至怀疑那些文字的属性,每因审视自己的心灵质量而愧疚。”这种对诗歌的敬畏之心,使得她的每一首诗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灰娃的诗歌语言简洁精准,极富浪漫气息。她的诗作个人特质突出,裹挟着一股不羁的野性,充分体现出个体灵魂无法被磨灭的自由与独立。著名批评家谢冕曾评价道:“灰娃的诗,是真正的诗,是来自生命深处的歌吟。”

202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灰娃诗全编》,收录了她全部可见的诗歌作品。这本诗集的出版,不仅是对灰娃诗歌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她传奇人生的一次回顾。

灰娃的诗歌创作,是对生命的礼赞,更是对自由的追求。她曾说:“每一次创作的感受是幸福的、奇妙的、迷人的,是我在这人世间最高的享受。它让我的心摆脱了痛苦的折磨,超越于平庸繁琐的日常。”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灰娃依然牵挂着她的诗歌。据她的孙女婿冷冰川回忆,奶奶在弥留之际,还念叨着“我的诗还没写好,不想走”。这种对诗歌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灰娃的一生,是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一生。她用诗歌治愈了自己的精神疾患,也用诗歌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她的诗句“不要玫瑰,不用祭品,我的墓,常青藤日夜汹涌泪水”,正是她一生追求自由、不慕虚荣的真实写照。

灰娃走了,但她留下的诗歌将永远流传。正如她在诗中所写:“我深思在自己墓地,回望所来足迹,深一脚,浅一脚,寻思那边我遗忘了什么。”她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人生,也用诗歌启迪着后来人。她的精神,将如同她诗中所写的常青藤一般,永远生机勃勃,永远绿意盎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