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湖北长江三峡:生态保护新典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湖北长江三峡:生态保护新典范

引用
10
来源
1.
https://www.spp.gov.cn/zdgz/202411/t20241112_672878.shtml
2.
http://www.zhongxian.gov.cn/zwgk_156/zfxxgkml/zcwj/qtwj/202501/t20250124_14209787.html
3.
https://www.ctg.com.cn/sxjt/xwzx55/zhxw23/2025012316181015832/index.html
4.
https://www.ctg.com.cn/sxjt/sxgc4/bwsx/2024081104052493017/index.html
5.
https://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63311
6.
http://www.cjxh.org.cn/newsinfo/7742666.html
7.
https://www.beibei.gov.cn/zwgk_239/zcjd/wzjd/202412/t20241210_13875486.html
8.
https://www.beibei.gov.cn/zwgk_239/zcwj/qtwj/202411/t20241128_13842032.html
9.
https://www.cq.gov.cn/ywdt/zwhd/qxdt/202411/t20241106_13774786.html
10.
https://www.ctgt.com.cn/sxjt/xwzx55/jtyw44/2024081105332047586/index.html

长江三峡,这颗璀璨的“长江明珠”,如今正以其显著的生态保护成就,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从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绵延600多公里的三峡库区,不仅是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域。

01

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重拳出击”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库区各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生态保护措施。

工业污染治理首当其冲。库区各地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推进工业企业环保改造升级。例如,重庆市云阳县对库区内的化工企业实施“关改搬转”,累计关闭搬迁沿江化工企业10余家,从源头上减少了工业污染排放。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同样成效显著。库区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通过建设生态拦截沟、生态湿地等设施,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

船舶污染治理是三峡库区生态保护的另一大亮点。宜昌市创新性地建立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体系,建设了12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和48艘接收转运船。船员只需通过“净小宜”小程序下单,就能实现垃圾转运船的精准对接,全程免费且便捷。

02

生态保护:看得见的成效

经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努力,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水质改善是最直观的成效。监测数据显示,三峡库区水质总体保持在Ⅱ类标准,部分水域达到Ⅰ类标准。重庆市万州区的天仙湖,曾经是污染严重的“臭水湖”,经过治理,如今已成为清澈见底的生态湖,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长江旗舰物种江豚,近年来在三峡库区频繁现身。2023年,科研人员在宜昌江段观测到江豚群体数量达20头以上,创下近年来新高。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也逐渐回归,三峡库区已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9%,比三峡工程蓄水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湖北省兴山县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03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在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昌市检察机关创新性地将公益诉讼与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无人机、水质快速检测设备等,提升了环境监测效率。在秭归县,无人机不仅用于环境监测,还应用于脐橙产业的管理,确保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峡集团在坝区建立了先进的生态监测系统。在三峡坝区西园,通过安装4G红外摄像仪,实现了对80多种珍稀动物的全天候监测。这些“隐形卫士”不仅保护了野生动物,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04

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三峡答卷”

三峡库区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三峡工程蓄水前,库区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据统计,共保护了364项地面文物和723处地下文物,完成了1087项文物保护项目。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三峡库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成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持续的生态治理和创新举措,三峡库区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更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三峡库区将继续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母亲河永葆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