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引领长春农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引领长春农业高质量发展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是工业重镇,更是农业大市。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500万亩,年产量保持在250亿斤水平,肉类总产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近年来,长春市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成功实践
在长春市农安县,龙田米业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成功带动周边近千户稻农增收。公司与农户签订水稻产销订单,免费提供优质稻种,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稻谷。这种“公司+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让农户获得了稳定收益,也推动了水稻生产的标准化进程。
“农民只要种好地,水稻就能卖上好价格。”龙田米业负责人冯志良表示,通过标准化种植,农户每公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1000多元,同时公司收购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按每公顷8000公斤产量计算,农户每公顷可增收两三千元。
科技创新:智能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金城村,恒通生态园通过智能化管理,为农产品质量提升插上了科技翅膀。园区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活动进行全方位精准管理。
“以前,全凭经验感觉给大棚加温、浇水、通风,现在有了智慧温室大棚,一切都变得科学、高效。”园区负责人徐丽辉感慨地说。智能系统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施肥、光照等条件。智能化高清视频采集设备,如同敏锐的“眼睛”,让工作人员能清晰地看到农作物叶脉,直观掌握作物长势。
目前,园区50栋智慧温室大棚和3栋智能连体温室全面采用物联网技术,各生产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智能连体温室不仅有完善的环境监测设施,还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精准调控喷淋灌溉、遮阳、通风等设备。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终端,管理者能实时接收监测与报警信息,确保作物生长环境始终适宜。
自智能控制系统投入使用,恒通生态园果蔬产量提升20%,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市场认可度不断攀升。
成效显著:打造长春“后厨房”
德惠市作为长春市的重要农业基地,正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长春的“后厨房”。以“53221”战略为引领,德惠市设定了实现GDP5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的目标,力图打造循环经济和健康食品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德惠市始终坚持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围绕“农”字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三大增值文章,重点打造“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德惠金名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放大农副产品全链条优势,巩固“食品名城”的地位。米沙子、朱城子和经济开发区作为德惠市产业项目发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东北火锅食材供应基地。
展望未来:标准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长春市通过标准化生产、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管理,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长春市将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管理,打造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