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迎来新突破:从鼻喷剂到神经调控技术
抑郁症治疗迎来新突破:从鼻喷剂到神经调控技术
近日,演员赵露思因抑郁症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12月,赵露思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失语症并伴有严重抑郁症状。她在微博中透露,早在2019年就开始出现抑郁情绪,但当时并未重视,认为自己只是过于敏感。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在拍摄新剧《恋人》期间,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使她的情况恶化,最终需要停工治疗。
赵露思的经历揭示了抑郁症的复杂性。它不仅影响情绪,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因此,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在抑郁症治疗领域,近期出现了几种令人瞩目的新型治疗方法。
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
12月2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迎来抑郁症治疗领域的突破治疗手段:在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心境障碍临床诊疗中心病区内,一位抑郁症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接受了鼻喷雾剂盐酸艾司氯胺酮的“首喷”治疗。这是全国首例伴自杀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规范的盐酸艾司氯胺酮喷雾剂治疗。
抑郁症患者中,相比无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伴自杀的患者急性期治疗现状不容乐观,现有治疗手段起效慢,潜在的自杀风险时刻困扰着抑郁症患者。传统药物治疗无法满足这类患者紧迫的治疗需求,盐酸艾司氯胺酮的规范临床应用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该药通过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发挥抗抑郁疗效,鼻腔喷雾给药方式可迅速缓解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成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时间干涉刺激(TI)技术
上海瑞金医院正在开展一项新的临床试验,通过新型神经调控技术来治疗抑郁症。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时间干涉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TI)”,可以通过精准地刺激杏仁核,调整其过度活跃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减轻抑郁症状。
“人类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反应的,是一个长得像‘杏仁核’一样的东西,它是大脑的一个重要结构,位于颞叶深处。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可能过度活跃,尤其是在处理负面情绪信息时,这种过度活跃会导致患者对负面信息更加敏感,难以从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进而加剧抑郁症状。”11月6日,上海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张陈诚医生表示。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活动模式可能与健康个体不同。健康人群的杏仁核在受到负面情绪影响时,会通过调节慢慢恢复正常,而抑郁症患者不仅无法调节,还会越来越严重。基于这一研究背景,TI疗法应运而生。
36岁的陈女士是这一项临床研究的受试者。陈女士曾在外院接受过药物治疗,也接受过经颅磁刺激治疗。来到上海瑞金医院后,也接受过新的药物治疗方案。但症状时轻时重,终究未能治愈。
2023年5月,陈女士情绪逐渐低落,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晚上失眠成了常态,吃安眠药也不管用。开始,陈女士还能勉强工作,但几个月后开始感到心慌、头痛、气喘,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般,甚至连简单的出门买菜都不行。最严重的时候,陈女士甚至想到了自杀:“我真的不想活了,我想过吞药、跳楼……”
从2024年8月开始,陈女士每周都会在瑞金医院定期接受TI治疗。治疗时,医生首先会根据影像报告定位,找到需要刺激的杏仁核位置,然后,在陈女士的头皮上标记出四个电极的位置,这四个电极分别放置相应点位上,通过这两对电极,传递略有不同的高频电流,在杏仁核处形成低频调制波,以此为“靶点”,精确影响神经元活动。她表示,在治疗开始时,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一过性刺痛感或麻木感,其他没有什么明显不适。
完成5次治疗后,陈女士开始渐渐地重新找回了动力,她说:“我感觉自己终于回到了以前的样子,真的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张陈诚介绍,TI作为无创、深脑、精准、多靶点的新兴技术,对患者而言,接受度也比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来证实。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方案
2024年3月,一项最新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网状meta分析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视角。该研究由Vincenzo Oliva及其同事进行,共纳入了14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特定药物在精神病性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疗效结果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联用的反应率最高。特别是氟西汀联合奥氮平的特定治疗组合,其反应率高于安慰剂,这一发现为精神病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 与安慰剂组相比,只有氟西汀联合奥氮平组有治疗反应的总体参与者比例更高 (RR=1.91 [95%CI 1.27-2.85]);
-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的应答比例显著高于奥氮平单用(RR=1.60 [95%Cl 1.09-2.34)。
氟西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SSRI,它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来改善抑郁症状。奥氮平则是一种SG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精神病性抑郁症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可能是因为它们作用机制的互补性:SSRI主要针对抑郁症状,而SGA则有助于控制精神病性症状。
然而,氟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也存在一定风险。氟西汀作为一种强效的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加强。同时氟西汀药物半衰期较长,并且具有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因此氟西汀在老年人群中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老年人在出现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的同时,更大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导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可能性较青年人大幅上升。
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是一项挑战。只有奥氮平和喹硫平这两种SGAs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联合药物治疗中具有疗效,而喹硫平的数据是专门针对年轻成年人 (即18-65岁) 的。此外,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存在隐患,如奥氮平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等问题,部分临床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对代谢影响更小的SGA类药物代替奥氮平,但是不同的SGA的疗效及药效学均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SGA都能达到与奥氮平相同的治疗效果。因此,氟西汀与奥氮平联合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中长期使用时的安全性亟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氟西汀联合奥氮平为精神病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Oliva等的研究首次提供了meta分析证据,为选择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的特定药物提供了依据。尽管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但其疗效已经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这种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为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帮助抑郁症患者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