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晒太阳,白居易教你养精蓄锐!
冬日晒太阳,白居易教你养精蓄锐!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负冬日》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晒太阳的惬意时光。在寒冷的冬季,一缕温暖的阳光不仅能驱赶身体的寒意,还能带来心灵的慰藉。那么,这看似平常的晒太阳活动,究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冬日阳光的健康密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冬季晒太阳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对钙质吸收至关重要。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有益,还能调节心脏、神经系统、凝血过程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除了促进维生素D合成,晒太阳还能通过刺激大脑中的松果体,调节内分泌系统,影响睡眠、心情和免疫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青岛大学附属市立医院的联合研究发现,适度晒太阳可以显著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理想的户外光照时间是冬季每日约1小时,夏季每日约2小时,平均每日1.5小时。
阳光与心理健康
冬季晒太阳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阳光能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这种被称为“快乐激素”的神经递质能提升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当阳光照射到皮肤时,还会生成一氧化氮,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降低炎症水平,带来愉悦感。
在阳光较少的秋冬季节,很多人会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这与血清素水平下降有关。因此,适度的阳光照射是自然增加血清素水平的方式,也是治疗情绪低落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眼中的冬日阳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季晒太阳更是养生的重要方式。中医认为,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最重要来源,冬季晒太阳有助于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特别是对于岭南地区的人们来说,冬季晒太阳尤为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封藏之本”,冬季要精气内敛,藏于肾,才能让身体更好地储备能量,抵抗寒冷。晒太阳时,阳光照射到背部,能刺激足太阳膀胱经,这是人体的阳中之阳,有助于保护阳气。同时,晒太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的供氧和营养物质供给,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如何科学地晒太阳
虽然晒太阳好处多多,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建议每天晒太阳1.5小时,最佳时间是上午6-10点和下午4-5点。冬季由于臭氧层出现季节性薄弱,太阳光中紫外线较强,可能对皮肤产生损伤,因此冬季晒太阳时间应适当缩短,最好每天1小时。同时要注意防晒,避免过度暴晒导致皮肤损伤。
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这不仅是对冬日晒太阳的美好体验的描写,也道出了这种简单生活方式对身心的双重滋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像古人一样,找一个温暖的午后,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拥抱,让身心都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滋养。这或许就是最简单却最珍贵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