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疸预警:你的皮肤在求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疸预警:你的皮肤在求救!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7690539312904251743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06701
3.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obstructive-jaundice
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829/beec3cbb37a940c0ad1541689f9d0887/c.html
5.
https://m.jfdaily.com/sgh/detail?id=1303994
6.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jhsyfwzdzx/2024sjrkr/kpzs/202406/t20240611_3709504.html
7.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jaundice-new-parents-should-know
8.
https://www.bowtie.com.hk/blog/zh/bb-%E9%BB%83%E7%96%B8/?srsltid=AfmBOoqU9agbYRIjQlVu40hakacNF_FSZRECbGuq2c2CKbmKG6v62JF8
9.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200667747/articleid-566065.html
10.
https://ihealth.vghtpe.gov.tw/media/1009

当你的皮肤开始发黄,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重要预警。黄疸,这个看似平常的皮肤变化,背后可能暗藏风险。让我们一起了解黄疸的真相,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01

什么是黄疸?为什么会出现?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等部位发黄。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身体中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衰老的红细胞会被分解,产生胆红素。这些胆红素会被运输到肝脏,经过处理后随胆汁排出体外。但当这个过程出现问题时,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积累,当浓度超过2-3 mg/dL时,就会出现黄疸。

02

黄疸有哪些类型?

黄疸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 生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弱,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会自行消退。

  •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肝脏疾病、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等。这种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03

黄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 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都会影响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黄疸。

  2. 胆道阻塞:胆囊结石、胆管肿瘤等会阻碍胆汁的正常排出,使胆红素反流回血液,引起黄疸。

  3. 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会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过多胆红素。

  4. 新生儿黄疸:除了生理性原因外,母子血型不合、感染、喂养不足等也会导致病理性黄疸。

04

皮肤发黄一定是黄疸吗?

不一定。皮肤发黄还可能由以下非病理性因素引起:

  •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等)会导致皮肤暂时性发黄,但眼白不会变黄。

  •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皮肤偏黄,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 慢性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发黄。

05

如何区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皮肤发黄?

  • 观察眼白:如果眼白也发黄,很可能是黄疸;如果只有皮肤发黄,可能是饮食或遗传因素。

  • 伴随症状:黄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淡等。

  • 发展速度:病理性黄疸往往发展较快,且持续加重;而生理性皮肤发黄变化较慢。

06

发现黄疸怎么办?

如果发现皮肤或眼白发黄,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 光疗:主要用于新生儿黄疸,通过特殊波长的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水平。

  •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使用相应的药物,如保肝药物、溶石药物等。

  • 手术治疗:对于胆道阻塞等需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黄疸虽然看起来只是皮肤发黄,但背后可能暗藏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就医是关键。如果你或家人出现黄疸症状,请不要掉以轻心,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