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场外期权稳产行动:创新金融工具助力胶农增收
南华期货场外期权稳产行动:创新金融工具助力胶农增收
2019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推出的天然橡胶“期权稳产行动”项目,通过金融创新手段有效应对了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的挑战。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南华期货等机构通过“场外期权+二次结算”模式,不仅保障了胶农的收益,还稳定了天然橡胶的生产和供应。
项目背景与模式创新
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其稳定供应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导致胶农收入下降,甚至出现弃割、弃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期所于2019年创新推出“期权稳产行动”项目。该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场外期权”模式,通过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与橡胶龙头企业合作,利用场外期权工具为胶农提供价格风险管理服务。具体操作上,项目通过“场外期权+二次结算”模式,将场外期权产生的正收益直接兑付给胶农,既提高了胶农的割胶积极性,又稳定了橡胶企业的原料来源。
实施效果与典型案例
自项目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上期所天然橡胶“期权稳产行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9200万元,与海胶集团、云胶集团、广垦橡胶集团密切合作,保障天然橡胶现货产量超过12万吨,场外期权行权收益累计约8623万元,平均收益率近94%。
以广东农垦为例,2021年首次参与该项目时,便有25个农场的2200多名农户参与,覆盖橡胶现货6530吨,最终赔付资金约562万元。2022年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挂钩天然橡胶现货约1.1万吨,产生收益约812万元,收益率近102%,项目覆盖割胶农户近2400人,人均增收3388元。在项目带动下,广东农垦下属农场出现了明显的胶工回流现象,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重返橡胶林工作。
项目意义与未来展望
天然橡胶“期权稳产行动”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稳定了胶农收入,提高了胶农的生产积极性,还保障了橡胶企业的原料供应,推动了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也是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通过金融工具创新,精准对接胶农需求,助力胶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未来,随着我国橡胶期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上海胶”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橡胶行业跨境贸易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农产品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