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列入非遗:文化传承新篇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列入非遗:文化传承新篇章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5-02/05/content_37830875.htm
2.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209/c64387-40415176.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250207/0d0891d84ae54cca987ab2624bbc374e/c.html
4.
http://www.qstheory.cn/20250123/9d695621b5424a9493cddb6138bfb103/c.html
5.
https://theory.gmw.cn/2024-12/13/content_37735681.htm
6.
http://www.qstheory.cn/20250125/30639ed4b02e4c52a95f9457c5d37644/c.html
7.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b1872f1d294046c59f0de05a224e9e00
8.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2/03/content_30054596.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1583
10.
https://www.hnzx.gov.cn/2024/12-16/4346542.html
11.
http://www.dangjian.cn/whsb/2024/12/09/detail_202412097005664.html

2024年12月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价值,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两年多的申遗之路

从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春节申遗工作,到2024年12月申遗成功,整个过程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作为专家顾问,全程参与了申遗文本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我首先对申遗工作者进行春节相关培训,文本起草后,又持续参加几十次审稿会,对文本逐字逐句反复修改。”萧放提到,文本撰写的关键在于紧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和平性”“社会团结”,从春节中探寻并系统梳理这些元素。

在图片和社区知情同意证明文件的收集过程中,评审专家从数千张图片中精心挑选,申报片的脚本与镜头也经过专家与制作人的不断打磨修订。据在现场的非遗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介绍,这次申报片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为春节申遗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他的知情同意证明书中写道:“三十年来,对春节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一直是我志愿的工作。比如我的关于春节除夕放假的提案得到了国家的采纳。我组织了为期十年的年画普查……”冯骥才的经历,正是我国非遗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缩影。

02

春节的文化价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文化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春节的日期确定来自中国传统历法,体现了古人对太阳、地球、月亮运行规律的科学认知。传统历法将日月不同的运行周期通过“置闰”“定朔”等方法巧妙调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2. 丰富的民俗活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如家族祭祀、灯会、龙舞、社火等,构成了独特的“过年”景观。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也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家庭团圆与社会和谐: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强调家庭和睦与社会团结。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活动,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儿童和青少年是重要的参与者。

03

春节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的成功申遗,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据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美国芝加哥胡琴演奏家姜克美近20年来每年春节期间都随团到海外演出,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洲同春”“魅力中国”“相约中国节”等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春节、喜爱春节。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升的缩影。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共鸣,对世界产生多层次、多领域的影响。

04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春节列入非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正如萧放所说:“做好非遗春节的传承传播,可利用多种方式,让春节文化内涵保存赓续,并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和传载技术扬长避短。”

未来,春节的传承与发展将站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高度,让可持续发展、和平性、社会团结等理念通过春节时空平台来共享。春节期间的吃穿住行的产品供给可以作为节日经济来发展,在丰富百姓春节生活的同时,也能助力经济增长,让春节在大家的喜爱中自由传承。

春节的成功申遗,不仅是一个节日的胜利,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价值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