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GB 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2015年7月1日起实施的《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是我国首次针对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工业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相关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于水污染物,标准规定了pH值、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以N计)、总磷(以P计)、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氟化物、氰化物、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砷)等指标的排放限值。对于大气污染物,标准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氯化氢(HCl)、氟化物、氰化氢(HCN)、氨(NH3)、汞及其化合物等指标的排放限值。
标准还对监测和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要求。同时,环保部门将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标准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标准制定背景与目的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无机化学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机化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统计,无机化学工业是我国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治理难度高。因此,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控制无机化学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实施的影响与挑战
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无机化学工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要求。其次,企业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此外,标准的实施还将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
然而,标准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足,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一些地区可能因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也可能受到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和执法能力的影响。
结语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无机化学工业污染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标准不仅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管理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也为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抓手。随着标准的逐步落实,我国无机化学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得到显著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