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些陶瓷碗可能真的有毒!一文读懂如何选购安全餐具
家里这些陶瓷碗可能真的有毒!一文读懂如何选购安全餐具
最近,关于陶瓷餐具安全性的讨论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带图案的陶瓷餐具,很多人担心它们可能会溶出重金属,对健康造成威胁。那么,带图案的陶瓷餐具到底能不能用?如何才能买到安全的陶瓷餐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材料学专家的专业解答。
带图案餐具的安全性
市售的带图案陶瓷餐具,根据装饰工艺主要分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其中,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劣质釉上彩。
一个瓷器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简单分为胚体、彩绘图案、釉层。这三者的烧制差异主要体现在绘制顺序和烧制温度上。
- 釉上彩陶瓷:将坯体高温釉烧成白瓷,再在釉层上手工或使用模具绘制图案,最后在 600~900°C 低温下二次烧制。
- 釉下彩陶瓷:先在坯体上绘制图案再施釉层,再用 1200°C 以上的高温烧制完成。
- 釉中彩陶瓷:会在坯体上施一层透明釉底层进行 800°C 素烧,绘制图案后二次施釉覆盖保护图案;最后在1200°C~1300°C 的高温下进行烧制,使釉层熔合,图案被牢固固定。
从结构上看,不同工艺的陶瓷从里到外的结构分别是:
- 釉上彩:胚体-釉层-彩绘图案
- 釉下彩:胚体-彩绘图案-釉层
- 釉中彩:胚体-釉层-彩绘图案-釉层
从图案效果看,釉上彩瓷色彩鲜亮,细节更丰富,但问题也很明显:彩绘图案在最外层,会直接接触食物。一方面,颜料中通常含有铅、镉等重金属,釉上彩相对低温烧制,可能导致颜料未完全固定,容易出现磨损、掉色,重金属析出风险更高。另一方面,釉上彩瓷的图案在釉层上方,颜料位于釉层表面,用它装高温食物、加热或者和酸性食物接触,也会加剧重金属析出。
总体来说,釉中彩、釉下彩确实比釉上彩更安全,也不容易磨损和受腐蚀。
如何选购安全的陶瓷餐具
虽然不是所有的釉上彩陶瓷都无缘餐桌,但确实需要谨慎选择。如果购买的是正规品牌,符合执行标准 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这表示它的重金属析出在安全范围内,可接触食品,不用过度担心。
要特别小心的是那些没有品牌和执行标准的劣质釉上彩。它们不论从烧制工艺还是使用的涂料来说,都没有质量保障,长期使用,风险物质进入身体的可能性更大。
想买安全、可接触食品的陶瓷餐具,首选正规店铺和大品牌,且要有明确执行标准。划重点,记得认准 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
如果想尽可能减少风险,在装饰工艺上还是优先选“釉中彩、釉下彩”。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未标注工艺的陶瓷餐具,这时候,可以通过外观和质感大致判断:
- 看成色:把餐具放在光源下,有图案的部分和没图案的部分折射光一致,有玻璃质感的是釉中彩/釉下彩,反之是釉上彩。
- 摸质地:釉中彩/釉下彩内壁光洁,没有生涩感,图案边缘没有明显分界线(如下左图);釉上彩摸起来相对粗糙,像贴纸质感,有些有金属花纹/镶边(如下右图)。
- 稍微刮一刮:釉下彩的釉面非常坚硬,而劣质釉上彩可能刮一刮就会刮掉部分图案。
具体使用场景上,釉中彩和釉下彩餐具一般可以进微波炉、洗碗机、烤箱,但都要注意远离火源,避免用钢丝球等硬物洗刷餐具。
特别注意,如果是边沿有描金或金属装饰的陶瓷餐具,一定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微波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电弧,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如果正在使用的陶瓷餐具没有标签,但又不舍得扔。保险起见,最好避免用来装出锅的高温食物、酸性食物,也别放进微波炉、洗碗机。如果发现图案脱落或被刮花,建议还是换一个。再想偷个懒,也可以选耐用的纯白陶瓷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