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熬夜党注意:思诺思用药风险大揭秘
世界杯熬夜党注意:思诺思用药风险大揭秘
随着2025年世界杯激战正酣,许多球迷为了不错过精彩赛事选择熬夜看球,这导致睡眠节律被打乱,失眠问题接踵而至。北京回龙观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松提醒大家,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虽然能帮助入睡困难患者短期改善睡眠,但长期大量滥用会破坏正常的睡眠结构,影响记忆力等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尤其对于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者,在使用过程中需格外谨慎,避免药物依赖和成瘾的风险。
思诺思:助眠还是成瘾?
思诺思,学名酒石酸唑吡坦片,是临床常用的催眠药物之一,能够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睡眠时长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等。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那些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们找回丢失的梦乡。它主要适用于短期治疗严重的失眠症状,尤其是那些存在入睡困难的情况。
然而,这种药物并非可以随意服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令人警醒:一名19岁大学生因长期服用思诺思而走上贩毒道路。他最初因抑郁症接触药物滥用,逐渐发展到建立“OD”(药物滥用)交流群,倒卖各类药品,包括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酒石酸唑吡坦。最终,他因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00元。
这个案例揭示了思诺思的潜在风险。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使大脑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形成所谓的“成瘾”。一旦形成依赖,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撤药反应,如焦虑、失眠加剧等,让人陷入另一种困境。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面对失眠困扰,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值得尝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张燕指出,失眠不一定需要服药,还有很多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非药物治疗失眠的“金标准”,包括: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来增加入睡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刺激控制疗法:重新建立床上与睡眠之间的良性条件反射,建议作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时的“标准”非药物疗法。
放松疗法:适用于自觉“不能放松”和伴有多种躯体不适的失眠患者,主要有3种形式,包括减少骨骼肌和躯体紧张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躯体扫描训练法,诱导与睡眠发生时相似的以更慢、更深腹部呼吸模式为主的腹式呼吸训练,以及通过自我想象或回忆处于舒适的环境或状态来调整身心松弛的想象放松训练。
此外,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微电流刺激等,以及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等,也为失眠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科学应对失眠,远离药物依赖
对于世界杯期间因熬夜看球导致的失眠问题,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周正国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科学调整:
规律作息:节后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紊乱。“睡前1至2小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加睡意,帮助身体自我调节,尽快恢复规律作息。”周正国说,中青年人可选择20至30分钟的跑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选择慢走或打太极拳20分钟。
调整心态:应有意识地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放纵而影响节后的工作状态。
合理膳食:节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减少肉类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周正国说:“深色蔬菜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增加其在饮食中的比例。同时,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总之,思诺思虽能帮助入睡困难患者短期改善睡眠,但长期大量滥用会破坏正常的睡眠结构,影响记忆力等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尤其对于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者,在使用过程中需格外谨慎,避免药物依赖和成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