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飞虎队在重庆:一段永不磨灭的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飞虎队在重庆:一段永不磨灭的传奇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D%E6%85%B6%E5%A4%A7%E8%BD%9F%E7%82%B8/1192502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HTAP0R05219RDV.html
3.
https://m.sohu.com/a/818824606_121144299/?pvid=000115_3w_a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491033475903692
5.
http://www.hn.xinhuanet.com/20240910/60c720f0215d4ed98cc045990dfc143b/c.html
6.
http://www.cqyz.gov.cn/zjyz/lyyz/lswh/bwg/202210/t20221010_11175537.html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94583493616894516/
8.
http://www.news.cn/20240611/7caf2ca00ce04576ae5c82aadc436bd4/c.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B%E8%99%8E%E9%9A%8A
10.
https://flyingtiger-cacw.com/detail1.php?L=0&MID=8&SUB1ID=34
1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9%A3%9B%E8%99%8E%E9%9A%8A
12.
https://gjzx.jschina.com.cn/20219/202409/t20240905_8388823.shtml

2024年6月,美国青年交流营一行23人来到重庆史迪威博物馆,参观史迪威将军旧居和生平图片展,追忆两国人民在共同抗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此次参访活动正值飞虎队老兵及后代一行30多人来华,重温那段共同抗战的历史。

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期间曾遭受日军长达6年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据统计,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城市商业区、平民聚居区实施了大规模轰炸,造成32829人直接伤亡、6651人间接伤亡,房屋损毁11814栋、21295间,财产损失约合100亿法币(当时国民政府货币)。

面对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国军民没有屈服。1941年,一支由美国志愿飞行员组成的特殊部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的率领下来到中国。他们的到来,为重庆带来了新的希望。

1941年10月底,重庆市民第一次见到这些来自美国的P-40战斗机。机头上漆着醒目的鲨鱼头标志,令人生畏。但重庆市民却亲切地称他们为“飞虎队”,认为这鲨鱼头让飞机“如虎添翼”。

陈纳德将军根据重庆的地理环境和日军的作战特点,发明了“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战术。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据统计,仅用12架飞机,飞虎队就击落敌机约150架,摧毁敌机297架,自身损失仅为26名飞行员。

飞虎队的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重庆市民的士气。在一次持续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尽管发生了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导致数以千计的市民不幸遇难,但重庆人民并没有被击垮。他们在残垣断壁上写下了“愈炸愈强”四个大字,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如今,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的史迪威博物馆,成为了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馆内陈列着当年士兵们的训练照片、旧军服,还有“驼峰航线”执飞飞机的油桶等实物。这些珍贵的历史见证,让前来参观的美国青年们深受触动。

“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传承延续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史迪威家族第五代后人杰克逊·科尔在参观时感慨道。此次活动作为“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的旗舰活动,不仅让美国青年深入了解了这段历史,更为两国人民搭建了一座增进了解的桥梁。

正如一位美国青年所说:“感谢你们让历史保持鲜活。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希望中美民间友谊代代相传。”这段由飞虎队写就的传奇故事,必将在新一代中美青年的共同努力下,续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