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安眠药「思诺思」出现幻觉、「断片」?医生给你3个提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安眠药「思诺思」出现幻觉、「断片」?医生给你3个提醒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SUUO990514DLRL.html

思诺思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但最近我们关注到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对思诺思的「污名化」或「夸张描述」超乎寻常。
搜索引擎关联
网友分享
另一方面,发现很多患者在失眠时点名要开「思诺思」。

为何助眠药物频频被妖魔化?
是时候科学的认识「思诺思」了。
思诺思是药物的商品名,它的学名叫酒石酸唑吡坦片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Z类药,也是我们常说的临床第三代催眠镇静药
思诺思主要适用于偶发的、暂时性的失眠症。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慢性失眠(失眠3个月以上),思诺思也许并不适合作为首选用药。
另外,孕妇18岁以下人群抑郁症患者不建议使用思诺思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咨询医生谨慎使用
思诺思的常用剂量为10mg以下,建议睡前半小时内使用。
用后马上准备睡眠,最好不再做任何事(例如玩手机、刷社交平台、刷购物网站、看电视电影、看书等)。
一般建议偶发性失眠(因出差、旅行导致失眠)治疗2-5天短暂性失眠(因应激事件等导致失眠)治疗2-3周。
一般最多使用不超过4周,且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
它是一种短效的催眠镇静药。
起效比较快不影响睡眠结构能加深慢波睡眠对快速眼动期影响比较小能够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也不太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
听起来非常安全——「既不影响睡眠结构,又不太影响日常生活」。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用药后的「奇怪反应」呢?
使用药物,尤其处方药物,必须遵医嘱!
精二类药物更应严格遵守医嘱使用。
有很多人看到思诺思出现这么多的「奇怪反应」,不敢吃,害怕吃,觉得副作用不可控,担心吃了会成瘾。
网友分享
实际上,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 BAP)指南在2019年版更新中指出,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在1年内的依赖是可以进行管理的。
201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指南和《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也认可Z类药可用于慢性失眠患者的长期治疗。

但注意!两者都有一个前提:
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且需要定期评估患者在治疗中的获益程度。
满足这两点的情况下,医患双方应该达成的共识是:
1、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不必过分担心药物的各类不良反应,应识别和管理它们。
必须要强调的是:使用任何催眠镇静类药物,都必须到专科医院经医生诊断之后开具,并严格遵守治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研究显示,即便是Z类药物,一旦超过指南推荐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发生依赖和滥用的风险就会增加!
长期、超剂量使用唑吡坦,会引起耐受增加和戒断症状出现。
通俗来说,就是吃的剂量越来越大。停药后还会出现恶心、失眠、震颤、心慌等反应。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失控的渴求药物,把药物当成一种必须的寄托。
还是要再强调一遍:第一,遵医嘱使用;第二,要定期复诊。
极少患者会出现顺行性遗忘,也就是做了的事情、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了,大家称为「断片」
网友分享
还有一些梦游、呓语、「幻觉」的现象发生。
网友分享
实际上,临床中出现这类情况并不多。
大家分享到社交媒体扎堆讨论,似乎成了个群体事件。
根据专家意见,近年来有报道一些大量使用唑吡坦等Z药致躁狂样表现病例,虽然少见且机制不明,但危害较大。
如果正常剂量使用下出现异常,不必担心,马上复诊告诉医生,评估该副作用带来的问题,必要时调药即可。
目前助眠药物的选择有很多,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觉得有趣、为了增加社交谈资,自行吃药或增加药物剂量。
网友分享,千万不要模仿!
网友分享,千万不要模仿!
有研究发现,在长期大量使用唑吡坦的人群中,89.4%的人因欣快感成瘾15.7%的人药物引起的躁狂伴妄想。
平均常用剂量超过363.31 mg,平均摄入持续时间为35.20个月。
千万别轻视药物滥用!药物滥用者大脑额叶萎缩,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失眠的人多了,大家对催眠镇静药的接触和认识也变多了。
科学的认识和使用才能让我们尽可能追求「副作用最小化,疗效最大化」。
药物的处方和使用都是非常个体化的事。
避免因看多了社交媒体的分享恐惧药物,也不要因看了一些看似有趣、实则危险的描述,就淡化、美化用药风险

最后唠叨一遍:
第一,务必遵医嘱用药;第二,一定要定期复诊评估。
希望大家都能和你的医生一起找到适合你的药物,调整属于你的更佳治疗剂量用更短治疗时间告别失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