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DA指南发布:餐后血糖管理迎来新标准
2025 ADA指南发布:餐后血糖管理迎来新标准
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25糖尿病诊疗标准》,这一权威指南为全球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最新指导。其中,关于餐后血糖管理的新标准尤其值得关注,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和治疗效果。
新指南的三大亮点
强化连续血糖监测(CGM)的作用:新指南首次明确推荐,对于使用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不使用胰岛素,也可以考虑使用CGM。这标志着CGM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更新血糖控制目标: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人患者,HbA1c的目标仍为<7%,但新指南更加强调个体化血糖目标的设定。例如,对于使用CGM的患者,推荐血糖在目标范围的时间(TIR)>70%,低血糖(<70 mg/dL)的时间占比<4%。
重视低血糖的预防:新指南特别强调了低血糖的风险管理,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一次低血糖意识受损和低血糖恐惧,并推荐使用胰高血糖素作为紧急处理药物。
餐后血糖管理的新标准
监测手段的革新:新指南建议,除了传统的HbA1c检测外,还应使用CGM指标(如TIR、TAR、TBR)来全面评估血糖状况。对于无法进行HbA1c检测的患者,可以使用果糖胺或CGM作为替代方案。
血糖目标的精细化:新指南提出了更具体的血糖目标范围:
- 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人患者,HbA1c目标为<7%
- 使用CGM的患者,TIR应>70%
- 低血糖(<70 mg/dL)的时间占比应<4%
- 严重低血糖(<54 mg/dL)的时间占比应<1%
低血糖预防策略:新指南强调了低血糖的风险管理:
- 每次就诊时都应询问低血糖史
- 至少每年一次筛查低血糖意识受损和低血糖恐惧
- 推荐低血糖高风险患者使用CGM
- 清醒的低血糖患者应首选葡萄糖治疗,避免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监测手段的升级:随着CGM应用范围的扩大,医生需要熟悉CGM数据的解读和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建议。
治疗方案的调整:新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来设定血糖目标,并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患者教育的加强: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因此,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是落实新指南的重要环节。
结语
2025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的发布,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特别是餐后血糖管理的新标准,将有助于更早发现血糖异常,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了解和应用这些新标准,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