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盘点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十大成功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盘点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十大成功实践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477670680510596

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十大成功案例。从大熊猫到蓝鲸,从黑犀牛到塔斯马尼亚袋獾,这些故事展示了人类为保护地球上的珍贵物种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1. 保护大熊猫

大熊猫的故事是一个奇迹,作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象征被广泛的认识和宣传。在遭遇种群数量减少和栖息地丧失的威胁后,近年来,大熊猫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复苏,这有力地证明了保护措施的效果。大熊猫种群恢复的基础之一是保护区的建立,这些保护区是大熊猫繁衍生息的避难所,不会受到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破坏造成的直接威胁。在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护者不辞辛苦地监测大熊猫的数量,在需要时提供医疗服务,并确保这些动物能够获得丰富的食物。

2. 濒临崩溃的黑犀牛

黑犀牛角因其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备受追捧,因此,非法偷猎对黑犀牛种群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在 20 世纪末黑犀牛数量锐减至惊人的低点,已接近灭绝的边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保护组织、政府和当地社区开始齐心协力来保护这些标志性生物。非洲各地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反偷猎努力和基于社区的保护计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纳米比亚的黑犀牛数量占世界总量的很大一部分,纳米比亚政府采取了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方法,允许当地社区管理其土地上的犀牛种群并从中受益,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果。

3. 蓝鲸保护取得成功

蓝鲸是海洋中发现的最大动物,其长度可达30米,重量超过200吨。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通常在近海深水区活动。然而,由于其珍贵的鲸脂、肉和骨头,蓝鲸遭到了无休止的猎杀,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暂停了商业捕鲸并设立了鲸鱼保护区,其中就包括南大洋鲸鱼保护区(南极洲附近的广泛海域)。这些措施为蓝鲸的恢复奠定了基础。如今,这些保护工作的成果正变得越来越明显。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又支持在罗斯海创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这将有助于保护南极蓝鲸和其他重要物种。

4. 重新发现失落的彩虹蟾蜍

桑巴斯河蟾蜍也被称为婆罗洲彩虹蟾蜍,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鲜艳的色彩,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科学家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首次发现了这种蟾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踪迹变得越来越稀有。近十几年来,桑巴斯河蟾蜍被认为已经灭绝了。然而在 2011 年,一支探险队冒险深入婆罗洲雨林,并在一次夜间探险中重新发现了这种蟾蜍。桑巴斯河蟾蜍的重新发现充分说明了自然界中物种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表明,不去破坏和干扰野生动物就是一种更好的保护。


摄影:Indraneil Das

5. 拯救塔斯马尼亚袋獾

塔斯马尼亚袋獾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荒野中,由于一种名为恶魔面部肿瘤病(DFTD)的传染性癌症而面临灭绝的危险。但是在科学家和动物保护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功控制了疾病的传播,使袋獾种群得以恢复。目前,塔斯马尼亚袋獾已经能够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中进行繁殖,这不仅有助于防止该特有物种的灭绝,还能够保护其基因多样性,为其繁衍生息提供保护。塔斯马尼亚袋獾种群的恢复,是动物保护工作者和科学家们对野生动物保护努力的成果,展示了他们对物种保护的不懈追求和付出。

6. 加州兀鹫再次翱翔

加州兀鹫是北美地区的一种大型鸟类,翼展接近3米。然而,由于食物铅中毒、栖息地丧失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这种鸟类一度濒临灭绝。1967年,美国联邦将加州兀鹫列为濒危物种。为了保护这种珍稀鸟类,专家们采用了圈养繁殖和持续监测等手段。如今,加州兀鹫的数量已从原来的区区22只激增至500多只。不仅如此,加州兀鹫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这个事实说明,尽管过程艰辛,但圈养繁殖和细致的持续监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措施。

7. 北美灰狼野外漫游

北美的灰狼曾广泛分布在各地,但到了1900年代初,狩猎、栖息地破坏以及对它们对牲畜威胁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仅在偏远地区存少数种群。科学家和动物保护者们意识到这些顶级掠食者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团结起来保护和恢复它们。野生放归计划已经将灰狼带回了北美多个地区的原生栖息地。目前,在黄石国家公园和北落基山脉等地,灰狼的嚎叫声再次在荒野中回响。它们的回归不仅恢复了生态平衡,还激发了人们对北美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8. 座头鲸卷土重来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座头鲸遭受了大规模捕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群体减少了近90%。意识到座头鲸的濒危状况后,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全球范围内禁止商业捕鲸座头鲸。除了禁令,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MPA),让座头鲸可以安心的生活、繁殖和养育幼鲸。自禁令和保护措施实施以来,座头鲸的数量稳步增长,特别是北大西洋座头鲸种群,近年来它们的数量每年增长5-7%。然而,座头鲸仍面临其他威胁,包括渔具缠绕、船只撞击、栖息地退化和气候变化,因此保护工作依然繁重。

9. 野外重新引入阿拉伯羚羊

阿拉伯大羚羊生活在沙特阿拉伯、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的干旱沙漠中。到 20 世纪 70 年代,阿拉伯大羚羊已经从其自然栖息地消失,被认为已经在野外灭绝。狩猎、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是将这个物种推向灭绝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这个物种,阿曼的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制定了圈养繁殖计划,并于1982年成功放归了第一批繁殖的个体。在保护组织的努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多个保护区,阿拉伯大羚羊的数量已恢复到更加稳定的水平。如今,阿拉伯大羚羊在其原生沙漠中繁衍生息,估计有1,000只或更多个体生活在野外。

10. 白头鵰反弹

白头鵰作为美国的象征被广泛认识,但由于城市发展和人类侵占,它的栖息地在20世纪中叶开始急剧减少,导致其数量也随之大幅度下降。1967年,白头鵰被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列为濒危物种。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禁止了DDT的使用,这种杀虫剂的禁止对白头鵰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环境中这种有毒威胁的消除,保护工作开始注重恢复栖息地,包括保护筑巢地和保护重要湿地,因此鹰的数量开始稳定。在2007年,白头鵰从濒危状态中解脱出来,这种鸟类从濒临灭绝到不再需要保护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保护措施和立法行动的决心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