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如何玩转AI?最新商业模式大揭秘!
央企如何玩转AI?最新商业模式大揭秘!
2024年,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AI布局,到35家央企落地的66个AI大模型应用,央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占人工智能赛道。
AI应用落地:央企的创新实践
南方电网:智能调度提升效率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发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调度操作票智能生成及校核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电网物理模型图谱和调度知识图谱,实现了操作票的智能生成和校核。目前,该系统在南网总调和广西中调试点运行,直流设备校核正确率达95.7%,交流设备校核正确率达97.6%。
东风集团:打造AI智算管理调度平台
东风集团建设的“擎天AI智算管理调度平台”实现了对多样化硬件架构的全面支持,包括GPU和NPU等加速卡的管理。平台具备千卡级、万卡级算力规模的纳管与调度支持能力,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远海运:航运大模型服务平台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Hi-Dolphin航运大模型服务平台,通过构建航运知识图谱和训练航运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航运服务。该平台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提升了用户与航运知识的交互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央企的AI布局
央企在AI领域的商业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
多维度布局:央企在投资、落地、持股等多个维度推进AI战略。例如,中国移动构建了“4+N+31+X”的数据中心布局,中国电信投资30亿元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合作模式:央企积极与科技巨头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据统计,2024年已有22家央企与华为合作,50家央企与百度建立合作关系。
高层推动:央企董事长亲自挂帅,推动AI战略落地。例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等频繁出现在各大人工智能论坛上。
政策驱动: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2月,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召开,10家央企签署倡议书,承诺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政策支持:央企AI发展的助推器
国资委积极推动央企开展“AI+专项行动”,在算力、数据、大模型、场景应用等方面同步发力。截至2024年6月底,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在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建成万卡集群。
同时,国资委将进一步精准施策,加强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支持企业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前沿领域加大创新攻坚力度,以算网创新、数智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未来展望:央企AI发展的新阶段
展望2025年,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随着全球大模型推理的峰值算力需求量以年复合增长率113%持续攀升,央企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并购项目、拓展市场版图,并积极与民营企业携手合作。
在人工智能时代,央企及其子公司所积累的基础数据将发挥巨大作用。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财务报表、交易记录等结构化数据,更包括散布于各个系统内部的业务培训资料、文件、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如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转化为央企宝贵的知识库。
当然,对如何有效利用大模型、如何确定大模型的应用环节、如何发挥大模型的效能以及如何进行大模型的开发与训练等关键问题,央企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