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佛山行通济:四百年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山行通济:四百年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读特深圳门户
12
来源
1.
https://m.dutenews.com/n/article/8009169
2.
https://www.sohu.com/a/759737880_121106875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19916
4.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z6LvZkaGye.html
5.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223913618.html
6.
https://www.foshannews.net/h/175/20250209/768401.html
7.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0oXXMOBBo9.html
8.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21047109.html
9.
https://www.xkb.com.cn/articleDetail/375715
10.
http://www.news.cn/local/20240225/980bae35484142d59d131edddb685b20/c.html
11.
https://www.fscmjt.com/h/4204/20240319/697189.html
12.
https://news.sina.cn/2024-12-06/detail-incypaak8890495.d.html?from=wap

“行通济,冇闭翳”,这句流传已久的粤语俗语,道出了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期间,数十万佛山市民扶老携幼,手持风车、风铃和生菜,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这项有着近400年历史的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佛山人的集体记忆,更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01

历史渊源:四百年传承的民俗瑰宝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最初是一座木桥。明天启五年(1626年),时任礼部主事的李待问回乡休假时,发现木桥已腐朽坍塌,便倡议重修,并将其改建为一座木石结构的拱桥。新桥落成后,李待问将其命名为“通济桥”,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据《行通济》一书记载:“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

02

活动盛况:数十万人共赴祈福盛宴

现行的通济桥为2001年重建,新桥长32米,宽9.9米。每年,就是这32米长的短桥上,浩浩荡荡走过数十万人。以2023年的“行通济”为例,元宵节期间共有88万人次现场参与,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50人走过通济桥。

为了应对庞大的人流,活动主办方对路线进行了优化。今年“行通济”从往年的两条路线变更为四条路线,共设置3个入口:卫国路与普君南路交叉口、文华路与同济路交叉口、岭南大道与季华路交叉口。每个入口都设有明显的指引标识,确保参与者能够有序通行。

03

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行通济”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参与者通常会准备“吉祥三宝”——风车、风铃和生菜。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或“一帆风顺”;风铃寓意着招来福气;生菜在粤语中与“生财”谐音,寓意财富增长、万事顺遂。值得注意的是,生菜不应在活动结束后随意丢弃,而是要带回家,寓意“引财归家”。

除了传统的祈福仪式,活动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国潮主题市集、主题车展等。在垂虹公园和佛山乐园特设的93个摊位,以国潮、时尚为元素,展现佛山传统与当代结合的一面。商业体设置的“行通济 无闭翳”美陈打卡装置,以及普澜路上的通济市集摊位,都为活动增添了现代气息。

04

现代发展:创新与传承的完美平衡

近年来,“行通济”活动不断创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2005年,禅城区打造了超大型生菜灯,提倡“引菜(财)归家”,拍卖所得用于慈善事业。2025年元宵节当天,佛山将结合“行通济”传统民俗活动,开展“爱满佛山向善之城”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将“引财”与“行善”相结合,体现了“通济天下”的精神升华。

此外,活动还推出了虚拟生菜种植游戏、《福喜佛山》纪念邮票套装等创新玩法,吸引年轻一代参与。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形式,也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确保了这一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05

结语: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

“行通济”活动的成功,体现了佛山这座城市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它不仅是佛山人祈求平安顺利的民俗活动,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自信的体现。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元素,让这项有着近400年历史的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你有机会在元宵节期间来到佛山,不妨亲身参与“行通济”活动,感受那份独特的岭南文化魅力。记住,当你手持风车、风铃和生菜,走过通济桥时,你不仅是在祈求个人的平安顺利,更是在传承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