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肺结节诊治迎来新突破!中华医学会发布最新专家共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肺结节诊治迎来新突破!中华医学会发布最新专家共识

引用
科学网
8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8517.shtm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e6e8614616d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1175
4.
http://ncrc.gyfyy.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209
5.
https://www.pfizermedicalinformation.cn/clinical-guidelines/3432
6.
https://www.kanhuxi.com/documents/%E5%A4%B4%E6%9D%A1/9078/
7.
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7/88868.htm
8.
https://www.pumch.cn/detail/37101.html

2024年8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发布了最新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这一更新版共识不仅优化了肺结节的分类和诊断流程,更首次将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纳入推荐,为肺结节的精准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01

肺结节诊治面临的重要挑战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221万例,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11.4%,死亡约180万例,居癌症死亡首位。在中国,这一形势更为严峻:2022年新发肺癌病例达106.06万例,死亡73.3万例,占全球肺癌死亡总数的37%。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9.7%,远低于《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出的46.6%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研究显示,Ⅰ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7%92%,而ⅢAⅣB期患者则仅为0~36%。因此,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02

新版共识的三大突破

  1. AI影像辅助诊断的应用

新版共识首次将AI影像辅助诊断纳入肺结节的评估流程。研究显示,AI系统在肺结节的检测、测量和特征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影像学相比,AI不仅能精准测定结节的最长径、体积和密度,还能更全面地评估边缘和浸润状态,甚至能精确分析结节内血管的生长情况。

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均已批准部分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上市。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大幅提升肺结节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1. 筛查年龄降至40岁

新版共识将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从50岁降至40岁,这与我国肺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密切相关。共识推荐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胸部低剂量CT(LDCT)筛查:

  • 吸烟指数≥400年支(或20包年)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者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

这一调整将有助于更早发现潜在病变,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1. 创新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

白春学教授牵头开发的基于中国肺癌诊断生物标志物谱(LCBP)预测模型,是本次共识更新的另一大亮点。该模型结合了多种肿瘤标志物(如Pro-GRP、CEA、SCC和CYFRA21-1)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临床信息,对肺结节进行危险分层。研究显示,该模型的敏感度高达94.6%,特异度达94.2%,为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03

肺结节的分类与评估

新版共识对肺结节的分类进行了优化,将最大径≤5mm的结节定义为微小结节,5-10mm的结节定义为小结节。这种分类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决策。

在评估方面,共识强调了多维度综合评估的重要性,包括:

  • 影像学特征: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瘤-肺界面、内部结构特征
  • 功能显像:PET-CT
  • 循环染色体异常细胞(CAC)检测
  • 支气管镜检查和经胸壁肺穿刺活检等非手术活检

对于难以定性的肺结节,共识特别强调了多学科团队(MDT)工作模式和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性。

04

个体化治疗策略

肺结节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治疗方案。

  • 对于良性肺结节,以病因治疗为主
  • 对于恶性肺结节,首选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
  • 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或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微小结节(≤5mm),如果评估为高风险,也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而对于多发性结节,需要单独评估每个结节的恶性概率,并制定相应的随访或治疗计划。

05

展望未来

尽管新版共识在肺结节的诊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目前尚缺乏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此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培训和质控来提升整体诊疗能力。

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期待能够开发出更多无创性、非病理诊断方法,进一步提高肺结节的诊治水平,改善我国肺癌患者的预后。

新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肺结节和早期肺癌的诊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规范化的评估流程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结合AI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大幅提升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