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流感防护指南:公共场所和个人防护要点全解析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流感防护指南:公共场所和个人防护要点全解析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进入高发季。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在公共场所预防流感的健康提醒。专家丛培蕾建议市民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并尽量避免拥挤场所。此外,公共场所应强化卫生管理,增加通风换气和消毒频次,以降低感染风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这些措施不仅保护自己,也对他人负责,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公共环境。
公共场所如何做好流感防护?
“流感虽然常见,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在公共场所感染的风险。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市疾控中心专家丛培蕾介绍,公共场所应该强化卫生管理,增加通风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提高空气质量;严格清洁消毒,特别是卫生间、电梯、扶梯、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增加消毒频次;对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垃圾分类和及时清运,特别是厨余垃圾和医疗废物,确保垃圾不长时间滞留;在入口处或显眼位置提供足够数量的洗手液或消毒用品,方便公众使用。
公共场所还应提高顾客的健康意识,通过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醒顾客注意个人卫生,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挡等。公众场所应加强人员管理,限制人流密度,如控制入场人数、分时段开放等,减少人员聚集,对员工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个人如何做好防护?
丛培蕾还建议,市民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市民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表面后,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口罩能够阻挡呼吸道飞沫的传播并减少病毒扩散的可能性。选择医用口罩,确保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持社交距离也很重要,市民在流感高发季,尽量不去人多拥挤场所,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市民还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升自身免疫力。
市民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做好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则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如何通过饮食提升免疫力?
在流感高发期,提升免疫力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抵抗力,以下是几种关键的营养素及其来源。
Omega-3 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适量摄取能减少炎症反应。食物来源包括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鲑鱼、鲭鱼)以及坚果和亚麻籽。
膳食纤维:肠道健康对免疫力至关重要,膳食纤维是肠道益菌的“食物”,能帮助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增强免疫功能。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可显著提升抵抗力。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导致的炎症风险。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坚果和深色绿叶蔬菜,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
维生素A:维生素A在维护黏膜健康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保护呼吸道和肠道的黏膜屏障。来源包括动物内脏、深绿色叶菜以及胡萝卜等。
维生素C:维生素C广为人知的抗氧化功能能够增强免疫系统,促进白细胞生成,提升抗病能力。食物来源包括柑橘类水果、草莓和番茄等。
维生素D:维生素D不仅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还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阳光是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此外,鱼、蛋黄也富含此营养素。
维生素E: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细胞、调节免疫反应,广泛存在于坚果和深色蔬菜中。
锌:锌对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它能显著增强身体抵御感染的能力。食物来源包括牛肉、海鲜、坚果和谷物等。
在流感多发的季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注重营养素的摄入至关重要。通过合适的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不仅能更好地防范流感,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关注自身健康,从小细节做起,为抵御流感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