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无障碍转播: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记
春晚无障碍转播: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记
2025年央视春晚,一场前所未有的无障碍转播让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这场历时近五个小时的晚会,通过手语翻译、实时字幕和口述影像三大手段,实现了视障和听障两个版本的全程无障碍呈现。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转播还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编导理念的突破、内容设计的突破和技术手段的突破。
从最初的《千手观音》到如今的全程无障碍转播,央视春晚在残疾人文化服务方面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2005年,一群听障舞者表演的《千手观音》首次亮相央视春晚,美轮美奂的画面至今仍留在观众的记忆中。此后,听障舞者们每年都会以歌曲手语翻译的形式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展示了残疾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2025年春晚的无障碍转播,不仅是对残疾人文化需求的回应,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残疾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让文化的力量惠及每一个人。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所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实现各项人权的重要保障。”
这一突破也与国际无障碍标准接轨。2023年9月1日,中国实施了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推动无障碍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24年10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次通过了由中国等30国提交的无障碍建设专题决议,强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促进所有人享有人权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春晚的无障碍转播将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残联将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定出台无障碍转播国家标准,并推动各地以总台为标杆,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这不仅是对残疾人文化需求的满足,更是对“人人享有无障碍人权”的最好回应。
2025年春晚的无障碍转播,无疑将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上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记。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晚会转播,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文明进步,体现了对残疾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让文化的力量惠及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