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被贬得最远的词人——苏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被贬得最远的词人——苏轼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7/06/44159748_1136764013.shtml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和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中曾多次被重用,也屡遭政敌的迫害而多次被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为自己的一生做的总结。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和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中曾多次被重用,也屡遭政敌的迫害而多次被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为自己的一生做的总结。

他经历了三次严重的贬谪,第一次是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被贬到惠州和儋州,儋州即现在的海南岛。海南岛是北宋国土最荒蛮、人迹罕至的偏僻遥远之地,苏轼之前不曾有词人涉足,因而可以说苏轼是史上被贬得最远的词人。

苏轼何故被贬到了海南岛?

苏轼先被贬至黄州,后来得到高太后的启用,高太后主政期间新党已失势,但苏轼曾得罪过部分旧党人,为远离朋党争斗苏轼自请外放,于是他被调到颖州,旋即又转往扬州。至党争有所偃息,苏轼返回京城。高太后薨,宋哲宗亲政,支持改革的新党东山再起重新得势,故先前反对新政的人通通获罪,苏轼亦未能幸免,被贬至惠州。

惠州属南蛮之地,千里迢迢且路途崎岖凶险,苏轼携家带口一路颠簸劳顿,经数月奔波跋涉,才艰难抵达。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帝猿听却幽",谪居惠州间苏轼惊异于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苏轼性本豁达,更能随遇而安,常流连风景,多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深爱之情:”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沿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苏轼虽身处逆境却能胸襟开朗乐观畅怀,全无嗟叹哀怨之态。

谪居惠州时苏轼已届暮年,他原以为会在惠州度过余生,三年后却因为章惇又被贬至儋州。章惇年轻时与苏轼是过往甚密,曾在乌台诗案中极力援救苏轼,后来因政治观点不同分道扬镳并成为政敌。据说,苏轼被贬儋州便是章惇的主意。具体说法是苏轼在惠州作的一首诗中用"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来描绘他在惠州过着悠哉乐哉逍遥自在的日子,这首诗传到章惇那里,得知苏轼居然过得如此轻松愉快,出于嫉妒和恨,章惇用“拆字定地”法把苏轼贬谪到更为遥远的儋州——苏轼字"子瞻","瞻"与"儋"字都有"詹"。

儋州地处海南岛的西北部,与大陆隔着浩淼的琼州海峡。在儋州苏轼过着极其艰难困苦独单的日子,如其《与程秀才书》所述:“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此时的苏轼不禁有些许悲切凄凉,于是写下《谒金门·秋感》一词来抒发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但苏轼并未沉浸于孤苦悲凉之中而不自拔,也未被各种困难难住,他结茅为庐、开荒垦地,解决了存身生养之计;他把芭蕉叶阴干压平代替书写用的纸张,解决了文字输出的难题。为收取制墨用的烟灰,差点烧掉了住舍;他四处采集草药,亲尝百草研究疗效,悬壶济世,为当地抑制各类瘟疫;他带领岛民勘地挖井,让大家喝上干净健康的淡水;他向当地居民传授农耕技术,振兴海岛的农业耕作;他兴办学堂推行教化,启迪并提升了海岛文明,培养出海南岛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等等。苏轼克服了各种水土不服,扎根儋州深入民众,并如鱼得水。他曾自称“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可以说,在精神上苏轼一直是个乐观豁达的强者。

在儋州3年的岁月里,苏轼也曾有感而发:“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为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薄饮小醉,信笔书此纸——《在儋耳书》“。可见其率真、乐观、旷达、潇洒,丝毫不见黄庭坚诸人仕途受挫后的那种颓废不振。

公元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章惇因阻挠徽宗即位失势。向太后为调和新旧党争大赦天下贬官,苏轼由此得以北归,不久后逝世于北归的途中——常州,一代大文豪就此陨落。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之一,在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诗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壮阔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散文如《赤壁赋》等,行文流畅,富有哲理,展现出高超的文学才华。

苏轼具有超常人格魅力,他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他都能以坚韧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去面对,这种人格魅力感染了无数后人。

苏轼思想深邃,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哲学智慧,对世事的洞察、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悟,都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

苏轼具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创作中他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形式,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同时,他还是一个全才型人物:除了文学,苏轼在书画艺术、医药、道家祝由术等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

苏轼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他爱民亲民,为官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为百姓做实事,展现出了一位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文学成就、人格魅力和思想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和传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