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的文化瑰宝:盘瓠龙舟节背后的故事
怀化的文化瑰宝:盘瓠龙舟节背后的故事
每年农历五月,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都会举行一场独特的文化盛事——盘瓠龙舟节。这个历时17天的节日,不仅是对先祖的缅怀,更是一场集祭祀、歌舞、竞技于一体的民族文化盛宴。2006年,“麻阳盘瓠祭”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名片。
盘瓠传说:一个民族的创世纪
盘瓠龙舟节的起源,要追溯到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上古时期,帝喾(高辛氏,黄帝后裔)为了击退入侵的犬戎部落,向臣民许诺:不论是谁,只要能够击退敌人,就把高辛公主许配给他。帝喾的神犬盘瓠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顿时躁动不安,抬头长啸三声。帝喾与它开玩笑:“你要是能够退敌,我照样招你为婿。”盘瓠又长啸三声兴奋地向营外跑去。第二天清晨,盘瓠真的取回了敌酋首级,于是帝喾把高辛公主嫁给了它。
盘瓠要高辛公主把自己放进大蒸笼,架起大锅,猛火蒸煮七天七夜。高辛公主担心“丈夫”受不了,还差一晚就打开笼盖,顿时一个赤身裸体的美男子出现在她眼前,只是头顶还留着一块狗毛。她后悔莫及,找来一块长丝帕盘在夫婿头上。
旁人常常拿盘瓠头上的丝帕嘲笑。盘瓠便和妻子南迁深山中生活。数年后,他们生育六子六女,并配成六对兄妹夫妻。这六对夫妇繁衍了苗、瑶、畲等族后人,盘瓠因此成了这些民族的始祖,被尊称为“盘瓠大王”。
十七天的神圣仪式
盘瓠龙舟节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直到十七结束,期间的活动安排井然有序,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初一“开神门”:人们聚集盘瓠庙,首司五老一起唱着《开神门歌》、《根源歌》,邀请祖神参加节日。各家各户给盘王敬酒,放鞭炮。
初二至初十“唱大戏”:盘瓠庙临近村寨组织各类戏班,搭台演出,以花灯戏、阳戏、傩堂戏等地方剧种为主。
十一“龙下水”:举行三项重要仪式:
- “拜神”:到盘瓠庙祷告祖神,唱《祝寿歌》
- “游神”:请祖神牌位游览村寨,旱龙舟、龙灯等队伍随行
- “请神”:在盘瓠庙中唱《请神歌》,请龙头、龙尾,抬龙舟下水,装扮盘瓠龙舟。当天,在锦江河中里划船上下八趟后才能靠岸,晚上“全民聚餐”。
十二至十四“参神”:盘瓠龙舟沿河追寻祖先迁徙遗迹,唱《根源歌》,沿岸苗民摆茶迎接盘瓠龙舟,唱《谢茶歌》或《求子谢茶歌》、《病茶歌》。
十五至十六“龙舟赛”:邻近每个村寨出一只龙舟参赛。竞渡前,所有桡手都持桡参拜盘瓠庙,龙舟集体面向盘瓠庙方向鸣炮示意。
十七“回神日”:举行三项仪式:
- “抢神”:将两只盘瓠龙舟龙头捆绑一起,两舟比试,赢者喻示该船水手人丁兴旺
- “扫瘟神”:划倒龙船,唱《扫瘟歌》,喻示扫除瘟疫
- 请龙头、龙尾回盘瓠庙,唱《请神回庙歌》,在古老的歌声中,结束一年一度的盘瓠祭。
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盘瓠龙舟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记忆。通过祭祀仪式、歌舞表演和龙舟竞赛,这个节日展现了苗族等民族对始祖的敬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麻阳县政府高度重视盘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发掘、抢救、继承和弘扬工作,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得以全面恢复。如今,盘瓠龙舟节不仅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活动,更成为了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特征的重要窗口。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让盘瓠龙舟节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