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创新引领绿色农业革命
华大基因创新引领绿色农业革命
11月27日,第二届链博会绿色农业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以“用农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主题,来自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研讨深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农业绿色发展的方案。
华大基因的绿色农业创新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在活动中分享了华大基因如何通过基因技术和微生物技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他强调,“锄禾不当午,得问基因组”,并展示了多年生稻、微生物菌剂以及沙膜技术的应用成果。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技术引领农业革命
多年生稻:一次种植,多年收获
多年生稻是华大基因与云南大学合作的重要成果。这种稻米突破了传统一年生稻的限制,实现了“一种多收”。通过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跨种远缘杂交,培育出具有多年生性状的水稻品种。目前,多年生稻已在全球多个国家、100多个区域试种成功,种植区域主要包括云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中国南方山区,以及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布隆迪等非洲国家,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多年生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交获得多年生性状;二是通过不断优化宿根,使其满足农艺种植需求,产量与常规稻持平。这种稻米不仅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还有助于维持农田的微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在南方山区和撂荒田种植。
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提高产量
华大基因还开发了多种微生物菌剂,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来提高作物产量。这些菌剂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同时还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
沙膜技术:沙漠变良田
面对全球土地荒漠化问题,华大基因研发了“沙膜”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沙粒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膜,改变沙粒的物理性质,使其具有保水、保肥的能力,从而实现沙漠土壤化。这项技术为解决全球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科技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华大基因的这些创新成果,正是链博会所倡导的“用农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具体实践。通过基因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的创新,华大基因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华大基因的这些创新成果将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正如尹烨所说,“锄禾不当午,得问基因组”,未来的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