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营小区:一场亲子包饺子活动温暖了整个冬至
老军营小区:一场亲子包饺子活动温暖了整个冬至
“老军营小区改造后,环境变美了,设施齐全了,住得更舒心了。”65岁的娄女士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楼下正在举办的亲子包饺子活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成为了社区活动的温馨场所。
12月21日,冬至前夕,老军营小区第三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包饺子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更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社区的温暖。
活动当天下午2点半,小区活动室里早已热闹非凡。家长们带着孩子们早早来到现场,围坐在长桌旁,迫不及待地想要大显身手。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面粉、馅料、擀面杖等工具,还贴心地为每个家庭准备了一副扑克牌,作为游戏道具。
活动开始前,社区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包饺达人”为大家进行现场教学。只见她熟练地拿起一张饺子皮,用勺子舀上适量的馅料,然后将饺子皮对折,用手指轻轻一捏,一个饱满的饺子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跃跃欲试。
教学结束后,大家便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包饺子环节。家长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擀皮,有的负责包馅,孩子们则在旁边帮忙递饺子皮、摆放成品。虽然有些小朋友手法还略显生疏,但一个个都干得有模有样,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妈妈,你看我包的饺子像不像元宝?”5岁的小明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真棒!我们老家有句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今天你学会了包饺子,冬天就不会冻耳朵啦!”妈妈笑着回答。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一盘盘形态各异的饺子摆满了桌子。有传统的月牙形,有可爱的元宝形,还有创意的花朵形。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时刻。
饺子下锅后,社区工作人员还组织了有趣的亲子游戏。孩子们和家长们围成一圈,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玩起了“饺子舞”的游戏。音乐停止时,被“大漏勺”捞到的“饺子”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整个活动室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社区居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正如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所说:“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能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生根发芽,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让社区成为居民们真正的温馨港湾。”
冬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在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达到最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转折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而南方则流行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更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团圆和吉祥的美好祝愿。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让社区居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通过这样的活动,传统文化在社区中得以传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社区真正成为了居民们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