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甘蔗 警惕清甜背后的風險
冬天吃甘蔗 警惕清甜背后的風險
在秋冬季节,甘蔗以其独特的甘甜成为了许多人心头好,口味清甜、新鲜多汁,吃起来非常爽口。甘蔗虽好吃,但食用不当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近期,杭州的王女士因食用了看似完好的甘蔗后,却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狀,经医生诊断,原来是甘蔗霉变导致的中毒事件。王女士食用的甘蔗外表并无明显异样,但内部已悄然变质,产生了剧毒的3-硝基丙酸。新鲜的甘蔗有什么营养作用?我们又如何分辨出变质甘蔗,避免购买到变质甘蔗呢?
甘蔗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清热生津、解毒、润燥等作用
新鲜的甘蔗是具有多种健康功效的,其价值不仅限于甜甜的口感,它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的多重功效。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根甘蔗五服药”的说法,形象地表达了甘蔗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能发挥出类似药物的治疗作用。
甘蔗性味甘寒,能清热生津,对于因热病而伤津、心烦口渴的人来说,甘蔗犹如一剂清凉的良药。同时,甘蔗还具有润燥和中的功效,对于肺燥咳嗽、胃热呕吐等症狀,甘蔗的润燥之力能够带来显著的缓解。此外,甘蔗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够辅助人体排出有害物质,维护身体的健康。
然而,“一根甘蔗五服药”并非意味着甘蔗能直接替代五种药物,而是强调其在某些方面的药用价值。在享受甘蔗带来的甜美与滋养时,我们应理性看待其药用效果,不可盲目夸大。
霉变后即使加热处理毒性依然存在
应总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晓川介绍,原来,甘蔗在霉变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的剧毒物质,这种毒素在高温下也难以被破坏。一旦甘蔗霉变,即使经过加热处理,其毒性依然存在。
霉变的原理在于甘蔗含糖量高、水分充足,在收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甘蔗存放不当或时间过长时,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包括甘蔗单胞菌、串珠镰刀菌、节菱孢菌等在内的多种霉菌。这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大量产生毒素,其中节菱孢霉菌产生的3-硝基丙酸毒素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损伤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警惕红心、带酒味或酸味的甘蔗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再来教大家分辨一下如何知道自己发生了甘蔗中毒情况,甘蔗中毒的症狀通常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初期症狀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狀;中期症狀则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狀;晚期症狀可能包括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狀,甚至危及生命。轻度中毒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然而,重度中毒患者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在发现甘蔗中毒症狀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为了避免买到不新鲜的甘蔗导致中毒,在购买、储存甘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购买时仔细检查:在购买甘蔗时,要仔细检查甘蔗的外观、质地和味道。新鲜甘蔗应色澤鲜亮,质地脆嫩,甜味浓郁。避免购买色澤灰暗、质地变软、带有酒味或酸味的霉变甘蔗。
储存时注意条件:甘蔗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尽快食用完畢。
避免食用红心甘蔗:红心甘蔗是霉变甘蔗的典型特征之一。如果发现甘蔗内部呈淡褐色或红色,应立即丢弃,切勿食用。
糖尿病、脾胃虚寒等人群不宜食用甘蔗
基于甘蔗的质地和性质等特點,以下这些人群要尽量避免吃甘蔗——
糖尿病患者:甘蔗富含糖分,且主要为天然蔗糖,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加重病情。
脾胃虚寒者:甘蔗性味甘寒,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狀,如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甘蔗的寒性会刺激脾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牙齒敏感者:甘蔗质地较硬,咀嚼过程中可能对牙齿造成损伤。牙齒敏感者食用甘蔗后可能出現牙痛、牙酸等症狀。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安全。甘蔗虽然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体重增加等问题。此外,甘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相互作用,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网科普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