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步作业法+3个法则,让孩子告别写作业磨蹭
7步作业法+3个法则,让孩子告别写作业磨蹭
“妈妈,我不会做这道题!”
“你快点写,别磨蹭!”
“都几点了,作业还没写完?”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家有学生娃,写作业磨蹭大概是让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别着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经过实践验证、超有效的方法,7步作业法+写作业的三个三法则,还有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及写作业立规矩等内容,全方位帮助孩子提升写作业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7步作业法:科学引导,高效完成
第1步:运动放松,唤醒大脑活力
孩子放学后,不要急于让其立刻开始写作业。先让孩子进行30分钟的运动,如踢球、跳绳等,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活跃度,让孩子后续学习时效率更高,同时还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多得。
第2步:作业排序,合理规划时间
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和类型进行排序:
- 先攻试卷、数学难题这些烧脑活,因为运动后的大脑正活跃
- 中间穿插抄写、练字等轻松任务,给大脑喘口气
- 把思考题、难题留到最后,精力满满去攻克
合理调配,孩子每完成一项,成就感就多一点。
第3步:整理桌面,减少干扰
保持桌面整洁,只放置与当前作业相关的学习用品。避免小玩意儿等干扰因素,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第4步:温故知新,巩固基础
在开始写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如果不复习就直接写作业,遇到相关知识点时,孩子就会频繁喊“这题我不会”,导致作业进度缓慢。先复习一遍当天所学内容,能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写作业时思路更清晰,效率也能翻倍。从小培养这样的好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第5步:限时写作,培养时间观念
使用计时器为每项作业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时间观念。遇到难题时,可以先放一放,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在难题上过度纠结,影响整体进度。
第6步:自我检查,培养责任感
作业完成后,让孩子自己先检查一遍。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和自我纠错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比如指出某一排有一道错题,引导孩子逐步学会自查。只有让孩子学会发现错误,才能不断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第7步:分类整理错题,定期复习
错题本是孩子学习的得力助手。将作业检查出来的错题收集到错题本上,按照学科、题型等进行分类整理。考试前拿出错题本复习,针对性强,能有效避免再次犯错,是提高成绩的“秘密武器”。
“三个三”法则:细化学习要求,培养良好习惯
三不原则
- 不吃东西、不说话:写作业时吃东西会分散注意力,说话则容易让孩子分心闲聊,影响学习状态。保持安静专注,才能提高效率。
- 不边写边玩:边写作业边玩,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在学习和玩耍之间频繁切换,导致作业质量下降,完成时间延长。
- 不拖沓:克服拖延心理,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三到法则
- 眼到:复习时认真看学习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对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 口到:边看书边小声朗读,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心到:用心思考所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三遍法则
- 背课文:如果背错了,就读三遍再背,强化记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 写错字:订正之后再写三遍,加深对字形的记忆,避免再次写错。
- 易错题:先理解题目思路,再做三遍同类题,巩固解题方法,提高应对同类问题的能力。
放学后时间安排:合理规划,劳逸结合
- 到家先放松30分钟:让孩子洗手、喝水、小憩片刻,做好作业前的准备,调整好状态,再全身心投入学习。
- 作业时保持专注: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计时完成作业,杜绝分心,提高效率。
- 晚饭后适当休息:小憩半小时后,复习错题,预习新课,让孩子对知识有更系统的掌握。
- 安排阅读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剩余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玩积木、下象棋、看会儿电视(限时),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让童年充满乐趣。
- 保证充足睡眠:尽量让孩子在22点前入睡,充足的睡眠能让孩子第二天精神饱满,更好地投入学习。
写作业立规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借助工具自主学习:遇到生字生词,鼓励孩子自己查字典解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独立思考攻克难题:碰到难题先自己思考,尝试翻书寻找答案,独立思考是学习的关键。
- 读题审题务必细心:教导孩子读题审题要认真,通过独立思考展现智慧,避免因粗心大意出错。
- 深入分析难题思路:难题多读几遍,在草稿纸上理清思路,不要急于求助家长。
- 标记难题集中求助:实在不会的题目先做好标记,等作业完成后再向家长请教。
通过实施7步作业法和“三个三”法则,结合合理的放学后时间安排和明确的写作业规矩,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这些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