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古蜀文明的祭祀神器
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古蜀文明的祭祀神器
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再次传来重大考古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了玉石器作坊及相关遗存,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三星堆考古研究的空白,更为揭示古蜀国祭祀文化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
玉石器作坊:三星堆考古的新突破
此次考古发现历时两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上新发现了400多处各类遗迹,出土了4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发现的手工业作坊,这为解释三星堆大量精美玉石器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库房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玉石器残件、玉凿等文物,许多玉石器上还保留着明显的加工痕迹。新发现的玛瑙籽料坑、石器原料堆积、石器坯料堆积等,代表了玉石器生产加工的不同环节,考古学家据此确认这些遗存为玉石器作坊。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方表示,新出土的玉石器残件制作精美,即便是用余料加工的小型祭祀用品或装饰品,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这说明当时玉料十分珍贵,工匠们非常珍惜原料。
祭祀用品:古蜀文明的工艺瑰宝
作为全国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石器以其丰富的器形和庞大的数量著称。这些玉石器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夏商周时期“以玉礼天”的文化内涵。
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玉石上阳刻的侧身人像,头戴冠帽、橄榄形眼、高鼻梁、大嘴巴,与长江中游后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神)像极为相似。这种工艺和造型的相似性,表明了长江上游和中游在数千年前就有文化交流。
三星堆的青铜器同样令人惊叹。出土的青铜器中,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如祭祀台、青铜人像、金杖、神树等。这些文物展现了古蜀国原始宗教体系的完整性,也反映了宗教活动的繁荣。
祭祀文化: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
三星堆的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人雕像、神树、金杖等,与彝族的古代器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文化上的联系,为解读三星堆文明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星堆的玉器种类、形态和用法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具有相似性,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这种相似性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新发现的意义:揭秘古蜀文明
此次考古发现不仅为三星堆遗址的玉石器找到了“生产车间”,更为理解古蜀文明提供了新的线索。通过对比研究,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玉璋的器形和纹饰受山东龙山文化、陕西石峁文化和河南二里头文化影响,玉戈造型与湖北盘龙城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出土玉戈相近,玉琮、玉璧的造型特征具有典型的甘肃齐家文化风格。
这些发现表明,三星堆文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中原文明和其他区域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手工业作坊以及新发现的建筑基址的分布、朝向等,明确了三星堆古城的布局。结合之前发现的祭祀区、宫殿区等的排布,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的城市规划尽收眼底。
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古蜀文明的辉煌。这些精美的祭祀用品,不仅是古蜀人工艺水平的体现,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古蜀文明,一个与中原文明交相辉映的璀璨篇章。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更为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新的实证。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古蜀人的创造,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