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双破万”:政策引领下的创新蝶变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双破万”:政策引领下的创新蝶变
近日,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传来捷报: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已达10199家,总营收突破1.15万亿元,实现了企业数量和总营收的“双破万”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加码的专精特新政策支持。
创新政策体系,构建梯度培育格局
北京市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梯度培育格局,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的“生态雨林”式创新发展体系。2025年,北京市计划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进一步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在融资支持方面,北京市聚焦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举办“一月一链”融资路演活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资金奖补方式,支持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对企业实施的未来产业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此外,北京市还调优首贷贴息政策,将创新型企业贴息比例提高到40%,并通过入板企业融资奖励金额倍增政策,推动专精特新专板企业突破1000家。
政策成效显著,企业创新力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9555家,环比增加12.10%,占北京市中小企业比例约为0.48%。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35家,占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10.83%。自2022年以来,北京市已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能力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授权专利总数达260763件,户均授权专利30件/家。在软件著作权方面,企业累计获得330467件,户均拥有38件/家,远超北京市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在上市表现方面,截至2024年9月底,北京上市企业共468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60家,占北京市上市企业的34.19%。这些企业的市值总额达9949.79亿元,平均市值为59.06亿元/家。
案例剖析:博锐尚格的创新之路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家专注于建筑运营领域数智化服务的科技企业,博锐尚格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场景能源与碳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实现规模化发展和高效的O-PDCA闭环管理体系。其能源与碳精细化核算解决方案,通过AI预测制定目标,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公司还提供楼宇集成监控、项目集成监控、租户能源收费等多元化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
博锐尚格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已积累软件著作权130余项、专利170余项。其人工智能技术团队曾获得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高荣誉“吴文俊人工智能奖”,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则获得“中国红星奖至尊金奖”。公司服务的客户涵盖万达、万科、龙湖等大型商业地产集团,实施项目超过2000个。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当前北京市中小企业已突破200万家,总体呈现出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约四成企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领域,超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发挥中小企业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聚焦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选种”和“育苗”,遴选识别出一批能够承载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企业,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