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专家提醒:心理状态会影响降压药效果
北京安定医院专家提醒:心理状态会影响降压药效果
近日,北京安定医院刘珊珊药师在科普讲座中详细讲解了抑郁症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她指出,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能干扰药物的效果。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心理状态与降压药效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情绪障碍与高血压: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当人处于强烈、反复的外界环境刺激下,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会导致血管舒张收缩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高度焦虑或躁狂状态会促使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抑郁症患者由于皮质醇水平升高,也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症状。
这种影响是双向的。高血压本身也会引发精神症状改变。据统计,普通人群中焦虑发生率为5%,抑郁发生率为4%7%,而在高血压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高达15%50%。这表明,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生理疾病,还可能带来心理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降压药与精神科药物的复杂关系
刘珊珊药师特别提醒,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加重情绪障碍。例如,长期使用可乐定或大剂量利尿剂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加重。而β受体阻滞剂虽然能有效控制焦虑症的躯体症状,但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精神科药物同样会影响血压控制。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会升高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导致血压波动。同时,这类药物与利尿剂合用时,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钙离子拮抗剂与锂盐合用可能具有神经毒性,需要谨慎使用。
实际案例: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一位单位负责人老李因突发头昏头痛就医,血压高达210/115mmHg。经询问发现,近期工作压力大、失眠以及情绪激动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在治疗高血压时,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心理干预。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运动、旅行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专家建议:合理用药与心理调适并重
对于同时患有情绪障碍和高血压的患者,刘珊珊药师建议:
-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药量
- 定期监测血压,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及时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重视心理调适,学会合理释放压力
-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控制血压,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只有身心并重,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面临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