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千年瑰宝的药用传奇
新会陈皮:千年瑰宝的药用传奇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道出了新会陈皮的珍贵价值。作为广东江门新会区特产,新会陈皮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一份承载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它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品质给予极高评价,称其“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甘辛香烈”。自古以来,新会陈皮就被视为珍品,清代更是被列为宫廷贡品。
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之所以珍贵,与其严格的地理标志保护密不可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地方标准(DB4407/T 70—2021),新会陈皮的加工(开皮、翻皮、干皮)、储存与陈化都必须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完成。这意味着,即便是从新会采购的原材料,如果在保护范围外加工、陈化,也不能使用“新会陈皮”这一名称。
新会陈皮的地理标志保护成效显著。据统计,新会陈皮产业已累计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431家,发放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数量超3851万枚。新会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研发上线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使用电子受理平台,实现企业申请、部门初审和标识发放全程电子化,推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一品一码”,方便消费者鉴别真伪。
卓越的药用价值
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早已被古人所认知,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科学原理。新会陈皮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新会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对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等症状尤为适宜。
现代研究还发现,新会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作用,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其挥发油成分则有助于扩张支气管和平喘,适合寒湿引起的咳嗽多痰。此外,新会陈皮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胀、腹痛等问题,是药食同源的典范。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近年来,科技创新为新会陈皮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在新会陈皮的年份鉴定和产量提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智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新会陈皮的产量提升了31%,同时陈皮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联合实验室还建立了不同产区的陈皮特征数据库和不同年份的新会陈皮特征数据库,开发出快速年份鉴定技术,不到10分钟即可准确判断陈皮年份,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这些科技创新不仅优化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产业效率,为新会陈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
新会陈皮不仅是中药材,更是一张文化名片。新会区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地理标志类)为契机,强化品牌推广,扩大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丽宫国际新会陈皮地理标志驿站成功创建广东省首批地理标志驿站之一,会城街道办(圭峰区管委会)获评广东省首批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试点之一。
新会陈皮的陈化过程凝聚着时间的精华,从最初略带柑香、辛香的四年度陈皮,到5至10年间柑香渐退、香气变得纯净,再到10年以上陈皮香气醇厚,陈年韵味渐浓,其颜色加深,油室却清丽明亮,形成“满天星”的效果,口感与香气均达到极致,如同品尝陈年美酒酒香般醇厚。这种独特的陈化过程,正是新会陈皮魅力所在。
作为千年瑰宝的新会陈皮,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一份承载着中华文化智慧的珍贵遗产,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文化意义,继续造福着当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