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幸福食堂”:54家暖心食堂温暖老人餐桌
南昌“幸福食堂”:54家暖心食堂温暖老人餐桌
2024年,江西南昌新建了54家“幸福食堂”,这是当地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民政部推广的典型案例。这些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更通过贴心的服务和适老化设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
“幸福食堂”的运营模式
“幸福食堂”采用“餐饮企业+老年食堂”模式,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慈善助力。以南昌市西湖区朝阳小区的幸福食堂助餐点为例,这里每天提供12个菜品,荤素搭配,菜价从3元至10元不等,米饭1元管饱,汤则是免费的。食堂负责人表示,这些饭菜是从周边金圣社区的幸福食堂配送过来的,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运营成本。
适老化改造提升用餐体验
在南昌市的“幸福食堂”,处处可见适老化设计的贴心细节。以信州区马家弄社区的匆忙客幸福食堂为例,食堂门口设有小斜坡,方便轮椅进出;凳子边上都安装了扶手,确保老年人用餐安全;菜品的台面设计较矮,方便轮椅使用者取餐;养老助餐专区放置大圆桌,便于老年人交流互动。
老年人的“幸福餐桌”
“幸福食堂”不仅提供便利,更注重实惠。以87岁的罗大爷为例,他每天都在小区门口的幸福食堂助餐点解决两顿饭。凉麦菜、干豆条烧肉、红烧鱼块、啤酒烧鸭、蛋白鲜肉丸,花32块钱就能解决中午和晚上的两顿饭。而且,60-79周岁老人用餐补贴3元/餐,80岁以上老人用餐补贴4元/餐,6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用餐补贴6元/餐。食堂还经常推出优惠活动,晚上六点半后用餐一律打八折。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目前,南昌市已建成城市养老助餐点396个,农村养老助餐点1153个,覆盖70%的城市社区,约2.5万老年人受益。这些助餐点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包括养老机构助餐、物业助餐、餐饮企业助餐等,形成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步行即可到达。
未来展望
南昌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稳步推进“一老一小幸福院”、“幸福食堂”建设,创新推进“幸福时光”互助养老。同时,还将开展困难群众分层分类救助关爱服务,切实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有温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幸福食堂”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就餐场所,更是一座城市对老年人的温情守护。它让“做饭难、吃饭难”不再是困扰,让“吃得饱、吃得好”成为现实,真正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幸福的味道在每一个细节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