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油莎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的“油料植物之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油莎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的“油料植物之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bike.cn/z/yousuodou/

油莎豆(别名油莎草、铁荸荠、洋地栗、虎坚果、油沙豆)属于禾本目莎草科莎草属,是一种禾本系列农作物。它原产于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于1960年由保加利亚引入中国试种成功。油莎豆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753年。

油莎豆的出油率高达30-40%,其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具有浓郁的香气且无异味。油莎豆油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榨油后的饼粕微甜而香,可以加工制作糕点,也可以用来酿制酱油、醋、酒,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剩余的粉渣是养殖业很好的精饲料。此外,油莎豆的茎叶细长且坚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还可用于制作润滑油和肥皂。

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且具有广阔综合利用前景的经济作物,集粮、油、牧、饲于一体。其榨油品质优于菜籽油及芝麻油,被誉为“油料植物之王”。同时,油莎豆也是家畜的优良饲料,可作为优良牧草进行种植。此外,油莎豆还可加工成食品,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

颜色分类:褐色/黄色

作物分类:谷类
味道分类:清香
形状分类:球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4℃
酸碱范围:6.2±0.4(pH)

油莎豆作物特征

油莎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0厘米。茎叶丛生,分蘖力极强,茎呈三棱形,由叶片包裹而成。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呈剑状,叶片表面覆盖角质层,质地较为坚硬。地下茎呈匍匐状水平斜向伸长,一部分长出地面形成分枝,另一部分末端膨大形成块茎。茎果呈椭圆形,形成初期为白色,成熟后为黄褐色。茎果顶端具有1-3个芽点,具节和鳞片,芽端鳞片细密,茎果表面有短的线形不定根。根系为须根系,垂直分布于土层中。

油莎豆种植方法

油莎豆属于阳性植物,喜光。它耐旱、耐涝、耐瘠、耐盐碱,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低洼积水地外,不论红壤、黄壤、沙质壤土、山坡丘陵、房前屋后都能生长,尤以疏松的沙质土壤为佳。喜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要求年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不少于60-65厘米,高温多雨的夏季生长尤旺。

油莎豆繁殖方式

油莎豆采用茎果繁殖。播种前应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成熟度一致、长椭圆形的茎果作为种子。为保证早出苗、出齐苗,播前可用45-50℃温水浸种3-4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表面无皱纹时即可捞出,堆放于麻袋或箩筐里催芽3-4天,每天用40-45℃温水淋1-2次,使堆温达到30℃左右。若堆温高于40℃应及时降温。当一半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油莎豆既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在3-4月,夏播在5-6月。

油莎豆开花形态

少数植株开花,苞片长于花序,花长于主茎顶端,花两性,黄白色,为穗状花序,呈圆柱形或稍扁平且水平叉开,每穗具8-30朵花。生育期100-120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