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朗保温杯:你真的会用吗?
超朗保温杯:你真的会用吗?
保温杯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伙伴,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从新杯首次处理到日常保养,再到如何避免损坏保温效果,这些小细节你知道多少呢?快来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吧!
保温杯为什么会爆炸?
近期,多起保温杯"爆炸"事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保温杯的爆炸并非偶然事件,而是由其密封性、物理和化学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保温杯的密封设计虽然有助于保温,但也使得内部产生的蒸汽和气体难以排出。当保温杯中装入热水并拧紧盖子时,水蒸气会在杯内积聚,随着温度升高,蒸汽压力不断增加。如果此时对保温杯施加外力,如摇晃,压力会瞬间释放,导致杯盖或杯体炸开。
此外,保温杯中泡入某些食材,如红枣、枸杞等,也可能引发类似问题。这些食材在水中浸泡后,容易滋生微生物并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在温度适宜、养分充足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会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且时间越长产生的气体越多。密闭的保温杯内部气压不断增大,一旦杯盖被突然拧开,就可能导致液体喷涌而出,发生爆炸伤人事件。
如何正确使用保温杯?
首次使用前需彻底清洗:刚拆封的保温杯在使用前一定要清洗,因为瓶身和内胆表面可能残留金属或化学物质。建议使用中性清洁剂或洗碗液清洗后再使用。
避免放入超过80度的热饮:尽管不锈钢材质稳定,但专家建议不应放入超过80度的热饮。过热的饮品可能会导致开盖时热气喷出,引发烫伤。为了安全,建议先倒入少量冷水再加热水。
不适合装牛奶和果汁:保温杯不适合装牛奶和果汁。牛奶需在低温下保存,在保温杯中容易回温并滋生细菌,可能导致腹泻。果汁中的高糖分也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也不建议放入保温杯中。
泡茶应尽快饮用:如果用保温杯泡茶,建议在四小时内喝完。长时间高温浸泡会释放茶叶中的单宁酸和茶碱,不仅影响茶的风味,还会破坏营养成分。
异味难去时需更换:当保温杯出现无法去除的异味时,建议更换新的杯子。此时不锈钢合金结构可能已受损,可能会释放化学物质。
如何正确清洁保温杯?
- 每日清洗确保卫生:即使只装水或相同饮料,也建议每日清洗。清洗步骤如下:
- 拆下杯盖上的硅胶垫片。
- 使用软毛刷和中性清洁剂轻刷杯子,避免用力刷伤涂层。
- 对于难刷到的缝隙,可用棉花棒加强清洁。
- 清洗后放在阴凉处,待完全干燥后再组装并盖好杯盖。
- 去除陈年茶垢和咖啡垢:如果保温杯内有难以去除的茶垢或咖啡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将15毫升的柠檬酸或过碳酸钠与1公升的非滚烫热水混合。
- 倒入保温杯中,静置1至2小时以分解污垢。
- 最后用刷子将内胆刷洗干净即可。
如何选购安全的保温杯?
材质安全:保温杯的内胆及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附件,应选用GB/T3280中规定的12Cr18Ni9、06Cr19Ni10牌号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耐腐蚀性能要求不低于上述规定牌号的符合GB9684等相关国家标准的其他不锈钢材料。通常,保温杯内胆会印有“食品级304”或“SUS304”等字样,这表示材质合格安全,可以正常使用。而316则是医用级不锈钢,其耐高温抗腐蚀效果更佳。
检查标准:在选择保温杯时,注意检查产品包装上是否印有食品接触材料的执行标准GB4806.9-2016,以及不锈钢真空杯保温效能执行标准GB/T29606-2013。这两个标准都是保温杯质量的重要保障。
外观检查:外观色泽应均匀,无裂缝、缺口,焊接处应光滑、无毛刺。同时,产品标志应端正清晰且完整,这些都是判断保温杯质量的重要细节。
结构设计:一般来说,保温杯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均为不锈钢的材质更佳。此外,抽真空度越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也会更好。
实际案例:保温杯使用不当的危害
烫伤风险:江苏吴女士使用活动赠品保温杯,杯盖脱落漏水烫伤女儿,女儿腿部和脚面分别致三度和二度烧伤。
重金属中毒:央视曝光19种不合格保温杯,锰元素超标34倍,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刺激、胃肠炎等健康问题。
细菌滋生:保温杯如果清洗不彻底,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特别是装牛奶或果汁后,更容易导致细菌繁殖。
了解保温杯"爆炸"的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和清洁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保温杯的便利性,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