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字的读音、本义与演变:从矛柄到怜悯自大的多义词
“矜”字的读音、本义与演变:从矛柄到怜悯自大的多义词
“矜”字的读音为 jīn,与常见字“今”字同音,《唐韵》里对矜字的注音为“居陵切”。矜字还有读音“qín”“guān”。
“矜”字的篆文字形由“矛”和“今”构成。左侧的“矛”,甲骨文字形,象矛头之形,本义为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右侧的“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吟”的本字,表示呻吟。在籀文中,“矜”字由“吊”(慰问受难者)和“今”(即“吟”的本字)构成,表示为他人的死难悲伤、怜悯,低语呻吟安慰。篆文中误将籀文字形中的“吊”写成“矛”。
造字本义:动词,对他人的死难流露悲伤、怜悯,谨慎低语安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今”写成“令”。
在《说文解字》中,“矜”被解释为“矛柄也”,即矛的手柄,字形采用“矛”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矜”字的字义引申包括:
本义,动词:怜悯吊唁,低语安慰。在古文中,“矜”字被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形容词:庄重自持的,小心谨慎的。如“矜持”、“矜矜”等,表示一种庄重和谨慎的态度。
形容词:自恃的,傲气的,自得的。在古文中,“矜”字也用来描述自大或自满的情绪。
后来,这个本义逐渐消失,转而用来描述一种庄重、谨慎的态度,或者自大、自满的情绪。在如今“矜”字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
说文、段注
《说文解字》中对“矜”字的解释是:“矜,大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对“矜”字做了进一步解释:
他指出“矜”字的基本含义是自夸或自恃,这与《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大也”相呼应,意味着一个人因自视过高而表现出的骄傲态度。段玉裁提到“矜”字还有怜悯和同情的意思,这表现在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他还解释了“矜”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示注重或崇尚,比如对某种品质或行为的重视和推崇。
主要含义
① 矜 guān
- 同“鳏”,指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
- 得病。
② 矜 jīn
- 自夸、自恃。
- 怜悯、同情。
- 注重、崇尚。
- 骄傲。
- 端庄、庄重。
- 谨守、慎重。
- 苦、穷困。
- 凶危、危险。
- 急遽、暴躁乖戾。
③ 矜 qín
- 矛柄。
文章要点
"矜"字读jīn,其本义为矛柄,后引申为怜悯、自尊自大。在古文中,它常用来表示庄重、持重,如“矜持”;也用于表达自我夸耀,如“矜夸”。现代多指过分自尊自大,带有贬义。